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我們正青春】云南邊境“90后”女村醫的堅守

時間:2022-05-08 09:21:51    來源:云南網    

5月的滄源山區,最高氣溫超過了30攝氏度,剛剛結束一上午下村巡診工作的熊義飛回到衛生院時,汗水已經打濕了她的衣裳。她顧不上休息,匆忙吃幾口飯,又立刻開始準備下午在衛生院的接診工作。

生于1994年的熊義飛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出大山學醫,畢業后她選擇到更偏遠的農村——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班洪鄉,憑著一股韌勁成為村民們都信賴的鄉村醫生。她說,成為一名鄉村醫生,守護一方村落的健康,就是她的初心與使命。

在心里種下從醫的種子

熊義飛的老家在宣威市的一個小村莊。她記得,小時候家鄉的路都是土路,“每到下雨的時候,土路就變成‘泥坑’,出行不便,如果生病了想要去外面看病,更是困難。”村里窮、又偏遠,醫療條件自然也很差,熊義飛的奶奶是村里唯一的“赤腳醫生”,村里誰有個頭疼腦熱,總會第一時間想到她。或許自那時起,從醫的種子就在熊義飛心中種下。

高考時,熊義飛報考了昆明醫科大學的國家免費醫學生。國家免費醫學生是由中央財政支持高等醫學院校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定向醫學人才的一項政策,享受政策的學生在畢業后要志愿去定向鄉鎮衛生院工作6年以上。這意味著熊義飛大學畢業后,將要到偏遠的基層衛生單位工作。好在家人對熊義飛的選擇都很支持。她如愿于2012年9月前往昆明醫科大學報到,踏上通往鄉村醫生的第一步。

“我感受到了醫者的重量”

2020年9月,完成學校5年的全科醫學培養和三甲醫院3年的“規培”后,熊義飛來到滄源縣班洪鄉的衛生院。雖然熊義飛到來時,滄源縣已脫貧摘帽,環境大變樣,土路變成了公路,村民出行也方便多了,但她還是感受到了些許落差?!昂臀摇幣唷娜揍t院比起來,衛生院里的醫療設施不齊全,醫生們只能看一些普通疾病,村民如果有其他病,只能去縣城的醫院就診?!毙芰x飛說。

但熊義飛很快適應了鄉村醫生的角色,面對來看病的村民,她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班洪鄉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為了方便村里年邁及行動不便的老人,熊義飛會和同事定期下村出診,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

“90后”女孩子都愛漂亮,熊義飛也不例外。剛開始下村出診時,常常穿著好看的裙子。但班洪鄉雨水多,村里有的土路在雨后會變得泥濘,行走不便。于是,她收起了漂亮裙子,和村民一樣穿上輕便的衣服和膠鞋穿行在田野間。

一天晚上,正在休息的熊義飛接到一位村民的電話,說自己被摩托車鐵皮刮傷后的傷口出現炎癥。熊義飛立刻帶著藥箱去到他家為他換藥。這位村民康復后,給熊義飛送來了自家種的水果、堅果,雖然熊義飛沒收,但她仍很感動,“這里的村民真的很淳樸,他們把我當家人一樣對待?!?/p>

一來二往,熊義飛便和村民們熟悉了起來,甚至還學會了一些佤語。每次去村里出診,村民們都會熱情地同她打招呼,“‘熊醫生’三個字讓我感受到了作為醫者的重量,也讓我這個異鄉人感到溫暖?!彼f。

當好一名鄉村醫生

在鄉村衛生院工作了一年半時間,熊義飛深切感受到基層醫療單位的巨大變化。

去年夏天,一位30多歲的佤族婦女來到衛生院看病,在詢問病史及查體后,熊義飛對于病癥的診斷有些不確定。按照診斷規范,她將患者的癥狀等信息錄入進電腦系統中,系統彈出了診斷建議——考慮“病毒性心肌炎”等可能性。這是一種不太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一般人不容易患此病,但感染后有休克猝死的可能。

隨后,熊義飛再次仔細詢問患者病史,并為病人做了血液、心電圖及X光等檢查,最終臨床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由于進行了及時治療,病人很快康復了。

熊義飛介紹,在過去,為病人診斷時主要依靠醫生的個人經驗和判斷,在醫療設施不夠先進的農村地區,這種問題更加明顯。2021年,為推進鄉村數字化醫療體系建立,云南省聯合科大訊飛大力推進“智醫助理”健康扶貧項目,先后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臨滄市等云南邊遠山區建設“智醫助理”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助力實現基層醫療一體化、信息化、智慧化。熊義飛所在的班洪鄉衛生院就是臨滄市第一批嘗到智慧醫療甜頭的基層醫院。對于熊義飛和她的同事們來說,“智醫助理”給工作帶來了很大幫助,熊義飛介紹:“智能系統能對病癥和用藥給出建議,降低了漏診誤診率保障了用藥安全?!?/p>

“我們免費醫學生到基層服務是有一個服務期的,期滿后可以自己選擇其他的發展機會,但我決定期滿后還要留在這里,繼續做一名鄉村醫生?!痹谛芰x飛看來,大城市里資源好、不缺人才,但在鄉村里,老百姓信任她,也需要她,“為鄉村的基礎醫療衛生事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我覺得這是我的使命?!毙芰x飛笑著說。

云南網記者陳文忠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