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退休后,他來到云南,義務支教十余年……為山區的孩子們點亮希望之燈

時間:2022-05-09 12:28:38    來源:云南網    

2011年1月,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退休教師孫寧生懷著多年以來的支教夢想,來到了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鎮茨營中學,用自己的退休工資捐建了一間圖書室,用書籍點亮山區孩子們的希望之燈,并聯系愛心人士,一起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用愛心的力量引導學子們的前程。2021年,孫寧生榮獲“第八屆云南省道德模范”稱號。

孫寧生老師在閱覽室看書供圖

孫老師說,來到云南支教是經過深思熟慮,在南師大附中學任教期間,孫老師一直利用節假日到農村支教,與基層教師交流和傳授教學經驗,不過用孫老師的話來說這叫作“空降支教”,不能真正地了解學生、幫助學生。他看到農村學校簡陋的校舍、原始的教具,了解到農村學生渴望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命運的迫切心情后,決定要做“接地支教”,要扎根基層學校,通過與學生們相處了解真實的基層教育情況,給學生們實際的幫助,真正做好基層支教工作。于是孫老師在節假日支教的同時,與愛人到農村落后地區去走訪學校,最終決定退休后到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鎮茨營中學支教。

孫寧生老師為學生講解知識供圖

2011年退休后,孫老師從南京出發前往茨營中學,他沒想到的是,熬過了42小時的路程顛簸,到了學校門口卻被攔在了校門外,就算和門衛說明來意,拿出工作證和身份證來證明自己,他也沒能進去,因為這所山村學校從沒來過外地的支教老師,而推銷和傳銷的騙子卻是屢次登門,學校的任何一個人都會對這位不請自來的支教老師產生不解與懷疑。后來幾經波折,在相關部門的協助下,孫老師才順利留了下來,并與茨營中學的校長達成了三條協議,承諾在一年時間內做三件事情:一是為學校建一個圖書館,募集一批電腦,并且由他本人義務擔任圖書管理員;二是為家庭貧困學生尋找“一對一”資助人;三是為學生上地理、語文、政治課。

孫寧生老師為學生辦理借閱圖書供圖

孫老師一入職,就立刻聯系以前的學生同事和親戚朋友,向茨營中學捐獻圖書,并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資38000元建成了52平方米的圖書室,雖然只是用活動板房搭建的一間平房,但也給農村孩子們更多閱讀的機會。孫老師深知,讓學生們有書看只是第一步,育人才能讓他們走得更遠,所以孫老師要求學生們堅持閱讀,學會寫讀書心得,學會思考。在工作之余,孫老師還要對學生們進行家訪,山區交通不便,有的地方只能走路到達,他也堅持去家訪,因為只有了解學生的困難情況,才能真正幫助他們。從2011年至今,孫寧生已通過各種渠道募集4萬余冊圖書,并聯系400余名愛心人士和一個社會團體,資助322名茨營的貧困學生和孤兒完成初中學業,有的學生考上了大學或研究生,有的當了老師或醫生。迄今為止,孫寧生募集的助學款總額超過30萬元,還有約1500本《新華字典》《英漢詞典》以及書包、作業本等文具,發放給家庭貧困的農村學生。

學生在交流知識供圖

“南師大附中的校訓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只要我的身體還允許,我就會一直堅守在這里,給更多的學生帶去希望。”孫老師一直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古稀之年也依然保持著教書育人的初心,堅守在教師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照亮學子的前路。

云南網記者楊苑通訊員代石全黃瑞琪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