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嚴打!防范!保民生!

時間:2022-05-14 09:33:52    來源:云南發布    

原標題:嚴打!防范!保民生!

5月13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海埂會堂召開2022年云南省公安機關“護航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5.15經偵宣傳日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現場圖趙嘉攝

“嚴打經濟犯罪、服務保障民生

防范重大風險、維護安全穩定”

是公安機關的重大職責使命

2021年以來

云南省公安機關

打擊防范經濟犯罪工作情況如何?

取得了哪些成效?

一起來看

嚴打經濟領域各類犯罪

維護良好市場經濟秩序

2021年以來,全省公安經偵部門共破獲經濟犯罪案件64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800余人,挽回經濟損失近14億元,維護了全省政治、經濟、社會的持續安全穩定。深入開展“獵狐”專項行動,2021年至今,共緝捕抓獲逃往境外的經濟犯罪嫌疑人68人,打擊了犯罪,服務了反腐敗斗爭,維護了國家利益。

嚴打走私違法犯罪

維護邊疆安全穩定

不斷加大打擊走私違法犯罪工作力度,破獲了一大批走私違法犯罪案件,繳獲了一大批糧食、食糖、凍品、假冒卷煙、成品油、動植物制品等涉案物品,維護了邊境安寧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防范重大金融風險

確保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2021年以來共破獲金融類犯罪案件1200余起,依法嚴厲打擊涉金融、涉稅、地下錢莊等犯罪,挽回經濟損失近4億元。

嚴打民生領域經濟犯罪

切實保護人民合法權益

在全省持續組織開展了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傳銷等專項行動,共破獲案件32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1.87億元,切實保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嚴打商貿領域經濟犯罪

護航全省經濟健康發展

依法嚴厲打擊合同詐騙、非法經營、損害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虛假廣告、串通投標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挽回經濟損失7.41億元,有效助力“六穩”“六保”工作,促進了商貿領域經濟正常平穩發展。

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加強內部執法管理,嚴格執行“三項規定”,不斷健全完善執法辦案、流程審批、監督管理和專項督查等機制,嚴肅查處違規執法、執法不公等人和事,不斷提升執法辦案質量,確保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與此同時,建立健全公安機關與工商聯的合作機制,聯合向廣大企業開展憲法、刑法、刑訴法、民法典和防范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組織開展“千名經偵民警進千企”活動,出動警力6700余人次,走訪企業1500余家,收集企業意見700余條,推動整改安全隱患200余個,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和解決問題200余個,偵破涉企案件150余起,維護了市場主體的健康發展。

資料圖云南省公安廳供圖

此外

云南省公安廳經偵部門

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

“公安經偵部門優化營商環境12條措施”

包括4個方面12條具體內容

在突出市場主體保護方面,明確了3項具體措施:

一是及時接受經濟犯罪線索。對于群眾報案、控告、舉報、扭送,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公安機關工作中發現的案件或線索,都應當及時受理、全面核查、準確定性,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及時立案辦理。

二是強化經濟犯罪事前預防。樹立預防優先意識,加強經濟犯罪防范宣傳,著力提升公民和企業的法治觀念、防范能力和依法經營意識。深入研究經濟犯罪形勢,把握經濟犯罪基本規律,提前謀劃部署,把預防工作做到前面、預警預防違法犯罪、立足避免損失或把損失控制到最小限度,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是及時偵辦涉企經濟犯罪案件。健全完善涉企案件快偵快訴和跟蹤督辦機制,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快速受理、抓緊初查,依法快立、快偵、快訴,掛牌督辦有重大影響的涉企案件。依法依規全力做好追贓挽損工作,最大限度為受損企業和群眾減少損失。

在嚴厲打擊涉企經濟犯罪方面,明確了3項具體措施:

一是強化對涉嫌非法投融資、走私、涉稅犯罪的打擊。依法嚴厲打擊涉證券、期貨、銀行等金融領域犯罪,全力保障金融秩序安全穩定,助力企業合法投融資行為。依法打擊涉假幣犯罪、偷稅漏稅騙稅等犯罪行為,依法保護金融安全、國家稅收權益和財政收入。

二是嚴懲商貿領域涉企犯罪行為。依法打擊合同詐騙、非法經營、串通投標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行為,依法打擊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直接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經濟犯罪,努力形成對經濟犯罪行為的有力震懾,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讓企業安心生產、放心經營,全力打造安商護商、公平誠信的營商環境。

三是加大對涉眾型經濟犯罪的打擊力度。對涉眾型經濟犯罪保持“零容忍”態度,依法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切實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保護好企業和群眾的合法權益。

在嚴把執法權力邊界方面,采取4條具體措施:

一是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嚴格執行依法、公正、文明、理性的執法要求,嚴格把握罪刑法定、寬嚴相濟、少捕慎訴、慎用強制措施等司法政策,強調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律明文禁止的行為依法處理,堅決禁止濫用偵查措施和強制措施,堅決避免干預正常的市場經營和市場競爭行為。

二是嚴禁插手經濟糾紛。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界線,嚴格掌握入刑標準,堅決防止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對涉及刑事和民事交織的復雜疑難案件,及時商請檢法機關會商,依法穩妥處置。嚴格執行最高檢、公安部關于辦理經濟案件的若干規定,準確適用刑事法律,依法保護公民和企業合法權益。

三是依法慎重適用財產性偵查措施。嚴格區分違法所得與合法財產、企業法人財產與股東個人財產、犯罪嫌疑人個人財產與家庭成員財產的界限,嚴格依法審批,依照法定程序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財產性偵查措施,嚴禁超范圍、超數額、超時限查扣凍,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四是慎用羈押性刑事強制措施。辦理涉企案件,充分考慮保護企業發展需要,以及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情節、輕重程度、有無繼續犯罪和逃避或者妨礙偵查的可能性,依法審慎適用拘留、逮捕等羈押性強制措施。

在加強法治服務保障方面,提出2項具體措施:

一是優化警企溝通聯系機制。積極推動公安機關與各地工商聯建立的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工作機制落實,通過宣傳憲法法律、聯合調研、定期會商、法律咨詢、聽取意見建議、消除安全隱患、解決實際問題等形式,促進企業合法經營和為企業排憂解難,努力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二是抓好預防打擊犯罪法治宣傳。充分利用“5·15”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活動的平臺,加強同企業、社會和有關部門的密切協同,不斷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力度,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持續不斷組織開展好“千名經偵民警進千企”活動,不斷健全完善雙向服務、法治宣傳、走訪調研、解決問題、安全防范、監督評議的溝通渠道,努力維護好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接下來

跟著小布一起來看

發布會部分精彩問答

近年來,各種打著“投資理財”“民生服務”“健康養老”等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傳銷活動吸引誘騙廣大群眾,讓一些群眾受騙上當,在打擊這些非法集資和傳銷活動方面有哪些舉措?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防范建議?

當前,打著“網絡借貸、養老服務、股權投資、虛擬貨幣”等幌子實施的非法集資和傳銷犯罪較為突出,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侵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公安機關持續不斷開展打擊和防范工作:

一是堅持重拳出擊、露頭就打,非法集資和傳銷犯罪勢頭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二是全省公安經偵部門按照廳黨委部署,及時組織開展打擊以“養老服務”為名實施的侵害老年人財產權益的經濟犯罪。

三是加大宣傳防范工作力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騙識騙能力,營造全社會共同打防經濟犯罪的良好氛圍。

在這里提醒大家,凡是高收益、高回報的投資項目,或者以“養老服務”為名收取會員費、保證金、投資返利等,千萬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投資,發現被騙一定要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求助。

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云南公安經偵部門在強邊固防和服務保障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經濟金融領域風險仍然較多,全省公安經偵部門始終堅持服務“六穩”“六保”大局,聚焦強邊固防中心工作,嚴打邊境突出經濟犯罪,有力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特別是在打擊跨境經濟犯罪、打擊走私犯罪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切實助力疫情防控和強邊固防工作。

2021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持續加大打擊走私違法犯罪力度,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607名,繳獲物品案值7億多元,隨著嚴打深入和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建立完善,邊境走私情況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時,全省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打擊地下錢莊專項行動和打擊信用卡違法犯罪“斷卡”行動,成功破獲普洱“2·21”、大理“2·26”和“3·11”等大要案件,有力打擊了邊境洗錢犯罪,為護航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當前,針對煙草涉煙違法犯罪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全省公安機關深入推動“綠滇2021”打擊涉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有效維護云南“兩煙”市場秩序,切實維護了國家利益和消費者權益。

2021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涉煙案件1226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568人,協助辦理和移送煙草專賣行政處罰4139件,查獲假冒卷煙2.07億支、走私煙2611萬支,查獲非法煙葉、煙絲6047余噸,涉案總價值達4.77億余元。

同時,成功破獲德宏州“7·13”特大制售假煙犯罪網絡案、西雙版納州“9·17”特大跨境銷售假煙案、昆明“1·02”制售假冒卷煙網絡案、紅河“12·19”走私新型煙草制品網絡案等一大批大要案件,有力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

更多詳細內容

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

看發布會實錄

整合自云南省網上新聞發布廳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