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鳳慶縣二道河村組織村民摸家底做規劃——發展鄉村旅游 促進共同富裕

時間:2022-05-17 08:38:23    來源:云南網    

農舍錯落有致,瓜果園、蔬菜園、鮮花園、茶園分布在房前屋后,竹籬上爬滿了薔薇、黃瓜、緬瓜。

鳳慶縣二道河村因兩條河穿村而過得名,是一個以苗族為主的傳統村落。該村黨組織立足資源優勢,把村民組織起來共同發展鄉村旅游業,農戶全部與景區建立起利益聯結,去年鄉村旅游業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

組織村民摸家底做規劃群眾共繪藍圖

“家鄉的情況我們最清楚,自己做出來的規劃最可行。”二道河自然村小組長楊為波告訴記者。

按照“自己的家鄉自己規劃,自己的規劃自己來做”的思路,村黨支部圍繞有什么、缺什么、靠什么、干什么等問題,帶領群眾對村情民意、產業狀況、風土人情、自然資源、區位優勢等進行全面盤點分析。

在厘清人的清單、物的清單、問題清單、工作清單4張清單基礎上,二道河村確定了以休閑避暑、農事體驗、親近自然、鄉野美食為主要特點的鄉村旅游發展思路,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網、廁8大要素保障編制規劃,設置了餐飲服務、生態種植、生態養殖、民宿體驗、星空露營、戶外運動、文化體驗、禪修養生8個功能區,形成一個具有鄉愁鄉韻、能夠落地實施的規劃藍圖。

“我們理事會在黨支部的帶領下,組織發動群眾進一步轉變觀念,各家各戶突出各自特色進行規劃。”村民理事會成員王大軍說。

二道河自然村實時召開村民理事會,把村民組織起來,摸家底、做規劃,真正讓村莊規劃從“老百姓心里長了出來,從土地里長了出來”。

組織村民出資源投勞力共建美麗家園

按照民主管理、共建共享、群眾受益的原則,村干部組織和帶領村民積極參與產業發展、業態經營、景區管理及形象塑造,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整合滬滇協作、交通、民宗、環保、農業等項目資金2000多萬元,著重補齊二道河村對外交通基礎設施、公益配套設施等短板。

項目進村實施的時候,遇到的最大難題是涉及部分村民的土地占用問題。祖祖輩輩靠田地生活的老百姓不愿意拿出來做公共基礎設施用地。

楊為波帶頭把自家的土地讓出來做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他給村民算了一筆“舍得賬”:“現在讓出去一小部分土地,最終所有財產還是屬于我們的集體財產,誰也帶不走?!?/p>

84歲的老黨員楊學志帶頭捐款4000元支持村莊道路建設,在老黨員示范帶動下,村民紛紛捐資投勞,47戶農戶整合400多畝土地用于鄉村產業發展,讓出閑置資源修建旅游棧道、游樂設施、活動場所等,投工投勞2800多人次。

同時,全面建立戶衛生日保潔、公共衛生周清掃、業態管理月評比“三個一”日常積分管理機制,激勵村民主動抓好民居風貌改善、庭院美化等工作,實現景區內基礎設施有人維護、家園衛生定期保潔、文明勸導人人參與,“戶戶美”逐步變為了“村莊美”。

組織村民建機制興產業自立自強發展

“政府的項目把我們扶上了馬,送一程,今后的路還要靠我們自己走?!睏顬椴ㄕf。

村黨組織進一步盤活資源,通過打包村集體閑置資源資產入股經營的方式引入3家經濟實體,各有側重從事養殖、游樂、民宿、餐飲,形成橫向互補合作機制,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同時,組織村民成立核桃、茶葉、生態養殖等專業合作社,按照“村黨組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由合作社制定標準,組織農戶分工生產,統籌調度產品銷售。在縣城開辦了二道河生態產品專賣店,與超市簽訂農超對接協議,設立生態蔬菜專柜,開展生態蔬菜、生態豬肉和土雞配送,形成了產供銷一體的閉合產業鏈條。

在合作社引領下,村里750畝核桃實現了按訂單需求分批供應,1100畝茶園實現了綠色有機轉換,有機農產品受到市場歡迎,村集體經濟實現年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上。

合作社還結合鄉村旅游消費需求,見縫插針種植了冬桃、紅柿、櫻桃、重樓、茶花等小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土雞、山羊、香豬等生態養殖業,全村18戶從事特色種植,24戶從事生態養殖,在實現“產、景”相融的同時,助推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

組織村民開作坊辦實體聯合勇闖市場

“還是自己的家鄉好。”茶相華是地地道道的二道河村民,20多年前,由于家庭生活困難,他去深圳打工。“現在回來主要是做茶葉,種了點樹頭菜、水果,家里還有一個豆腐坊,經營著一個小吃店,整體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辈柘嗳A說。

跟茶相華一樣,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村民們開作坊、辦實體,自己闖市場。

村黨組織以農旅融合發展為突破口,把傳統手藝人組織起來,重修水磨房、水碾子房、豆腐坊、榨油坊等傳統工藝作坊,引導農戶根據各自資源、技藝特長、發展意愿等進行精準定業、分工發展,有效參與到景區業態經營中。

如今,二道河村通過吃、住、行、游、購、娛等鄉村旅游全鏈條發展,實現了所有農戶都有參與、都有業態、都有收益,還帶動了周邊村寨600多戶2500多人參與鄉村產業發展。

云南網記者李春林通訊員楊永平

關鍵詞: 二道河村 共同富裕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