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每日快報!【云視角】夏糧豐收 云南底氣足

時間:2022-06-21 09:39:24    來源:云南網    

眼下,“三夏”生產已經進入尾聲,云嶺各地農民也進入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栽種的麥子、油菜等需要搶時歸倉;栽種水稻、玉米,并為栽種作物提供返青肥、發棵肥等肥料……


(資料圖)

倉廩實,天下安。

作為糧食產銷平衡區之一,云南省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抓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各項工作,確保云糧滿倉。

·2021年,云南省打贏“十四五”糧食安全“第一仗”,在過去一年交出了合格答卷——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云南省糧食播種面積6287.1萬畝,同比增加36萬畝;糧食平均單產每畝307公斤,同比增加3.7公斤;全年糧食總產量1930.3萬噸,同比增加34.4萬噸。其中,年云南省夏糧播種面積1456.5萬畝,總產量261.8萬噸,畝產179.7公斤,實現夏糧畝產增幅全國第一、總產量增幅高于全國、播種面積止跌回升。

·2022年,云南省繼續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作出云南貢獻。省農情調度周報顯示,截至6月10日——

云南省夏糧收獲基本結束

已收獲夏糧1486萬畝,同比增16萬畝

全省秋糧播種面積也已超出預期

目前全省秋糧播種4169.08萬畝,同比增232.82萬畝

占計劃面積4777萬畝的87.3%

黨政同責
壓實目標任務

石林縣水稻旱栽及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面推開。

走進石林縣石林街道水塘鋪村,農業機械來來往往反復穿梭,耕地、覆膜、點種等農事如火如荼,大豆帶狀種植示范工作全面推開,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春忙美景。

今年,石林縣計劃糧食播種面積50萬畝、總產15萬噸。通過制定方案、簽訂軍令狀、召開專題會和培訓會,健全考核獎懲和結果應用制度,石林縣對糧食生產工作層層部署、層層加壓,將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分解到村、到戶、到地塊,做到應種盡種。目前已完成小春作物播種面積18.7萬畝,預計總產3萬噸;大春糧食播種面積7萬畝,其中水稻旱栽面積53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1萬畝,預計能順利完成2022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

石林縣目前已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1萬畝。

今年云南省實施50萬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150萬畝糧豆輪作、20萬畝糧油輪作,確保 2022年大豆和油料播種面積達到610萬畝以上。區別于往年,今年云南省將旱稻和大豆擴種面積也一并分解給了各地,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做到動真碰硬。

截至6月10日,50萬畝大豆玉米帶狀符合種植任務分解到9個州(市)、33個縣(市、區)、1694個行政村,落實地塊50萬畝。大豆需種量148.02萬公斤,落實148.02萬公斤。播種進度47.2萬畝,占下達任務的94.4%。50.12萬畝雜交稻旱種任務分解到11個州(市)、59個縣(市、區)、2162個行政村,落實地塊50.12萬畝。稻谷需種量117.39萬公斤,落實117.39萬公斤。播種進度47.23萬畝,占下達任務的94.2%。

藏糧于地
夯實耕地基礎

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的山區魯圖村打造山地高效農業試點。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是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舉措。

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的山區魯圖村有1650畝基本農田,是打造山地高效農業的試點。村委會集中長期流轉土地壯大集體經濟;政府牽頭組織對土地和機耕路進行綜合整治,將“補丁地”聚成“一塊田”;煙草投入資金配套建設“管池+閘閥井+水肥一體化”設施……高標準農田成為當地發展山地高效農業的有力杠桿。

道路、梯田、三面排灌渠為一體的示范區一角。

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云南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專項(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02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11.12億元,用于支持我省10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十四五”期間,云南省將新建高標準農田1500萬畝,改造提升550萬畝,將有效改善項目區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提升耕地質量,切實增強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提高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筑牢糧食安全底線,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除高標準農田建設外,今年云南省還嚴格整治農田亂占耕地建房。針對2020年7月3日以后出現的亂占耕地建房現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整改一起,決不手軟。并妥善處理好“非糧化”問題。同時落實工商資本流轉農村土地審查和風險防范制度,防止破壞耕地,擅自改變耕地用途。

藏糧于技
深挖增產潛力

云南省今年開展糧食生產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創建行動,建設稻谷、玉米、馬鈴薯示范基地各10萬畝。

保障糧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藏糧于技的核心,就是技術。

云南省積極開展良種、良技、良法聯合攻關,著力提升糧食單產和品質。強化代耕、代種、代防、代收等社會化服務,帶動全省大面積均衡增產。今年云南省開展糧食生產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創建行動,建設稻谷、玉米、馬鈴薯示范基地各10萬畝。

曲靖市師宗縣五龍鄉腳家箐建成200畝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預計平均畝產400公斤以上。

近日,云南省2022年雜交稻示范旱種項目在曲靖市師宗縣五龍鄉腳家箐完成,建成200畝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遠遠望去,微風吹拂著翠綠的稻田,綠浪漪漣,飄過陣陣稻香。項目負責人介紹,示范區主推品種為“滇禾優615”,集成推廣最佳種植方式、最少藥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產量效益的旱種綠色高效簡化栽培技術,預計平均畝產400公斤以上。

近兩年,云南省在雜交稻旱種、多年生稻方面科研成果顯著,尤其是雜交稻旱種技術已經成熟,去年推廣面積達到20余萬畝,平均畝產500公斤以上。今年,云南省繼續實施雜交稻上山行動,推廣面積擴大到50萬畝。

今年下半年

云南省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主體責任

在做好夏收的同時

接續做好夏播夏管

種足管好秋糧

確保糧食面積穩定在6287萬畝以上

產量穩定在1930萬噸以上

努力搭好秋糧豐收的架子

相關新聞

春爭日,夏爭時,眼下,“三夏”生產已進入尾聲,云南田間地頭又傳來了夏糧豐收的喜訊。2022年云南省夏糧收獲情況如何?秋糧播種進展怎樣?一組海報帶你了解云南省夏糧收獲情況——》》》》》點擊查看新聞 【數讀】豐收大局已定 云南夏糧收獲成績喜人

統籌:劉曉穎 鎖華媛

策劃:李潔 吳珺

編輯:崔慶波 杜詩雨

設計:王娜

綜合整理自云南網、云南發布、新華網

關鍵詞: 糧食安全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