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環球速讀:14年,從汶川到玉溪,從恩情到親情……

時間:2022-08-27 05:44:19    來源:云南日報    

十四年前,他從汶川的地震廢墟中救出了在廢墟下堅持了70多個小時的女孩,難忘的救援經歷,讓兩個素昧平生的人結下了一段難舍的“親情”。

十多年來,被救的女孩勇敢地生活著,無論在“鳥巢”的舞臺上,還是人生的舞臺上,都留下精彩的印跡,被親切地稱為“芭蕾女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闊別十年,她再次來到玉溪,看望當年的救命恩人。

8月16日一大早,李虎攜家人從玉溪出發趕往昆明長水機場,迎接想念多年的李月。李月也再次踏上前往玉溪的旅程,看望救命恩人李虎,這一次沒有媽媽的陪伴,她獨自一人拄著拐杖走出昆明長水機場。

“當我在機場見到李月時,我發現她長大了,變得成熟和穩重。”李虎說。

李月家在四川省北川縣,愛好跳舞和畫畫,從小就夢想著成為一名舞蹈家。然而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將她壓在了廢墟之下。災情發生后,李虎作為云南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骨干,隨部隊迅速馳援北川。5月15日,在被困60多個小時后,李月等來了云南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解放軍叔叔,是李虎親手將她從廢墟中救了出來。

面對面節目

當時,由于李月的腿在重壓之下已經壞死,救援人員只能用現場截肢的方式將李月救出。看著李月失去左腿的過程,李虎心如刀絞,但在救援過程中,他盡可能鼓勵李月。廢墟下的幾小時,李虎和李月一起邁過了生死考驗。這段經歷,將他倆緊緊牽系在一起。“這10多年來,我們都有聯系,看著李月不斷成長,變得獨立,我替她高興。”李虎說。

2009年1月,李月第一次來玉溪,“爸爸”李虎帶李月參觀聶耳故居。(資料圖)

在16年的軍旅生涯中,李虎先后參加8次抗震救災、2次執行國際維和任務。2016年服役期滿的李虎轉業到紅塔集團玉溪卷煙廠工作。“李月的成長經歷一直激勵著我,她的堅強也給予了我勇敢面對生活的勇氣。”李虎說,10多年來,參與汶川大地震救援的經歷及與李月結下的特殊親情,一直源源不斷地為他帶來前行的力量。

雖然在汶川地震中遺憾地失去了左腿,但堅強的李月沒有因此而放棄對夢想的追求,渴望重新站上舞臺。

面對面截屏

2008年9月6日晚,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身穿粉白色連衣裙的李月坐著輪椅亮相。聚光燈下,她將一只紅色舞鞋舉過頭頂,隨后,穿到了右腳上。伴隨著音樂,李月以雙臂起舞,與“芭蕾王子”呂蒙及身邊一百位來自殘疾人藝術團的聽障舞蹈家完美配合,共同完成了這支《永不停跳的舞步》。

面對面截屏

2010年,李月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名為《我心永舞》。她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辦了一場簽售會,并將售賣所得全部捐贈,用于青海玉樹抗震救災。隨后兩年,她又陸續出版了《舞月豆蔻》和《心舞流年》兩本書。書寫自己的同時,她需要練習獨立生活和面對社會。

面對面截屏

3月13日晚,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上演。在被打造成巨大留聲機的舞臺上,李月坐著輪椅,和同伴們緩緩推動留聲機上的唱針。唱片轉動,輕柔的旋律隨即飄散。

李月登臺的那天,她的媽媽給當初在汶川地震時救下她的李虎打去電話,李虎特意和兒子一起守在電視機前,欣賞李月的精彩表演。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

14年來,這個生來就應該跳舞的女孩,用敏感和堅強,演繹著屬于自己的永不停跳的舞步。

對于拯救自己生命的恩人,李月一直念念不忘。在隨后的十幾年中,她與李虎已成為親人,李虎將她視為親生女兒,她也把李虎當作親生父親一樣看待,親情成為他們最難以割舍的感情。盡管她在北京工作,但對親人的思念促使李月決定來玉溪看望她的親人。

闊別10年

再次來到玉溪

李月倍感親切

她表示

與十年前相比

玉溪街道更寬、更整潔

高樓林立,城市變得更美更好了

自己早已把玉溪當作了第二故鄉

李月:我平時一個人在北京,雖然已經很獨立了,但是有時也會很孤獨,因為家人不在身邊。可當我想到四川有親人,玉溪也有,有他們的支持,隨時回來都有家人在。如今我有了很大的變化,我來玉溪也想讓關心我的叔叔阿姨們看到,我越來越獨立了,也越來越好了。

時間是一劑良藥

14年來

李虎在李月的身上

感受到了一股堅強的力量

也看到了李月的浴火重生

8月的玉溪

吹著輕柔的晚風

愿李月留住玉溪的這份秋日記憶

常回家看看

云報客戶端記者 李蘇榕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