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熱資訊!云南統戰這十年丨鹽津柿子三河村瀾灣安置點:錦銹苗寨話幸福 群眾生活甜如蜜

時間:2022-08-27 05:27:06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昔日茅草屋,今日小樓房。鄉風文明、村容整潔、交通便捷……這是瀾灣安置點群眾新生活的真實寫照。瀾灣安置點位于昭通市鹽津縣柿子鎮三河村瀾灣村民小組,是一個以苗族群眾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興建安置點前,瀾灣通訊靠吼、交通靠走,被當地群眾戲稱為“爛灣”,但自脫貧攻堅以來,34戶苗族群眾于2018年整體搬遷至瀾灣安置點,家家戶戶住上新房子,生活越過越紅火。

鹽津柿子三河村瀾灣安置點

“以前都是土路,出門趕集遇到下雨天來回就要花一兩個小時。現在路修好了,開車十幾分鐘就能到集鎮……”聊起生活的新變化,苗族青年陶嵩打開了話匣子。2018年搬進安置點后,陶嵩心里踏實了,積極外出務工就業,一年下來能有7、8萬元的收入,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現在的日子是我以前想不到的,想吃啥都可以買得起,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說起現在的好日子,51歲的張明會笑得合不攏嘴。據三河村黨總支副書記楊銀會介紹,瀾灣安置點總投資1100萬元,共安置群眾57戶222人,入住率100%,同步建設了路燈、宅門、文化墻,活動中心、養殖場、硬化道路、人畜飲水、村內亮化等公共配套設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鹽津柿子三河村瀾灣安置點

與此同時,為實現群眾能入住、能發展、能致富的目標,三河村黨總支結合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示范創建等工作在安置點后續發展上做足了文章。促進產業增收,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干部示范引領作用,發動和引導群眾發展種養殖業;充分穩定就業,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實現有勞動力的搬遷戶至少有1人務工,就業率達90%以上;做好安置點管理,強化人居環境整治,開展誠信、感恩教育,引導群眾感恩奮進,自強自立;同時還通過社會兜底保障、公益性崗位等幫扶措施,解決鰥寡孤獨殘等特殊對象的生活保障問題,讓群眾實現安居樂業。

鹽津柿子三河村瀾灣安置點

“如今,安置點人居環境更美了、產業更旺了,群眾的幸福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2021年,瀾灣安置點被評為第二批鹽津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三河村黨總支副支書楊銀會自豪地告訴記者,安置點群眾正以自強、誠信、感恩、奮進的精神,以發展產業,增加收入為目標,奮進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靠自己的雙手把日子過得甜如蜜。

云報集團全媒體采訪組 綜合自鹽津統一戰線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