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觀察: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熱帶北緣分布的蘭科植物鎧蘭屬傳粉生態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時間:2022-09-08 21:40:21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

云南網訊(記者 張琦敏 通訊員 韓周東 )近日,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對中國熱帶北緣分布的蘭科植物鎧蘭屬傳粉生態學的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發現,蕈蚊科的昆蟲是雙凸鎧蘭和杉林溪鎧蘭的傳粉昆蟲,這在北半球熱帶、亞熱帶是首次發現。

鎧蘭屬隸屬于蘭科、蘭亞科、雙尾蘭族、針花蘭亞族。鎧蘭屬分布在喜馬拉雅至東南亞、新幾內亞、新西蘭、澳大利亞及其一些島嶼上,中國是該屬分布的北界。全屬約140種,其中國內分布6種。鎧蘭屬植物生長在陰濕的環境、花朵的唇瓣形似蘑菇,一直被推測為是擬態真菌。但自該假說提出幾十年來,對其傳粉生態學的研究仍然很零星,而且除了澳洲的少數愛好者拍攝的照片之外,該屬的傳粉昆蟲有觀察到實質性的證據,以至于對真菌擬態假說往往沒有定論。由于鎧蘭花朵較小,十分不容易觀察,因此開展野外實驗非常困難。

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在花期內對雙凸鎧蘭和杉林溪鎧蘭進行了傳粉生態學研究,詳盡調查了兩種鎧蘭的生境、花期、花形態特征,開展了野外傳粉昆蟲觀察,以及繁育系統套袋實驗。人工授粉實驗表明,這兩個物種都是自交親和的,但不能自主自交,需要通過蕈蚊科的傳粉昆蟲傳粉才能結實。本研究觀察和采集到蕈蚊科費蕈蚊雌性背部攜帶著雙凸鎧蘭的花粉塊,而伊蕈蚊訪問杉林溪鎧蘭的花朵并在其背部攜帶花粉。研究在鎧蘭花距中未發現花蜜,也未發現蕈蚊在鎧蘭中產卵。

結合野外觀察、花形態特征、傳粉昆蟲的性別、訪花行為以及花氣味分析結果,鎧蘭屬產卵地擬態和真菌擬態的證據不足,但不能不排除產卵地擬態或食源擬態(真菌擬態)存在的可能性。蕈蚊訪問鎧蘭時,需要鉆入花中較長時間,因此可能是鎧蘭花誘騙其為了尋找臨時庇護所,是一種棲息地擬態。綜上,研究認為這三種擬態模式都可能共存,并不相互排斥,但需要更多的觀察和實驗證據。

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sonthepollinationandbreedingsystemsoftwoCorybasspecies(Diurideae;Orchidaceae)byfungusgnats(Mycetophilidae)insouthwesternYunnan,China”為題發表于植物學專業領域期刊BMCPlantBiology上。該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B類先導科技專項、中國國家科技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云南云嶺學者基金項目的支持。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