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最資訊丨【德宏民族團結月40年】平易村:葫蘆絲傳播民族聲音 群眾生活節節高

時間:2022-09-27 21:45:25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走進梁河縣平易村,整齊的民房家家門前掛著國旗,寬闊的村內道路干凈整潔,巷道中偶爾傳來葫蘆絲的聲音,整個村子安靜和諧。近年來,平易村通過圍繞葫蘆絲生產加工到文化傳習,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村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平易村:葫蘆絲傳播民族聲音 群眾生活節節高

這個從縣城出發不過5分鐘車程的村落還很“年輕”,2016年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生產不便的絲光坪村啟動整村易地扶貧搬遷,2021年初與搬遷地三鍋疆村一碗水小合并,新村從曾經的兩個村組中個取一字諧音,組成“平易”,寓意平易近人,團結與共,家和民興。

平易村:葫蘆絲傳播民族聲音 群眾生活節節高

而在搬遷初期,村內環境并不如人意。臟亂差,車子亂停亂放問題較為突出,建筑材料、雜物隨處可見。村黨總支意識到搬遷不僅僅只是改變居住環境,更重要的是改變生活方式,提高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

易地搬遷讓群眾告別了貧困,而后續發展致富則是擺在眼前的新考題。為此,村黨總支采取就業與產業“兩業”并舉謀出路。村里依托梁河縣“葫蘆絲之鄉”資源,引入絲源葫蘆絲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建起了扶貧車間,并嘗試打造從葫蘆種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有色集團駐村第一書記葉蒲介紹:“這里是全國第一家以工業化機械加工為主的葫蘆絲工廠。公司今年計劃產量4萬支,產值約500萬元。產品主要銷往廣東、上海、北京、武漢等大城市。在全國各地我們的產品都很受歡迎,它不僅是一種樂器,也成為了外地人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個契機?!?/p>

此外,平易村還通過“黨組織+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深度挖掘資源優勢,盤活搬遷群眾耕地、林地、宅基地等土地資源,重點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黃牛、山羊養殖業;與此同時,依托光坪錫礦持續帶動周邊村寨100余名勞動力就業,并大力開展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和技能培訓,鼓勵村民創業。

平易村:葫蘆絲傳播民族聲音 群眾生活節節高

隨著搬遷群眾安居樂業,平易村也開始了團隊致富的新嘗試。依托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對口幫扶,村里建起了光伏發電站,實現了集體經濟的從零到有。村里實施數字鄉村建設,安裝起覆蓋全村的安全監控系統,持續保障村內安全,太陽能路燈、24小時惠民水站、健身娛樂器材等也出現在村民的生活中。

平易村:葫蘆絲傳播民族聲音 群眾生活節節高

去年,隨著葫蘆絲工廠的建立,平易村也組建起葫蘆絲文化宣傳隊、村級文藝隊,搭建起文化體驗中心,利用葫蘆絲種植次品開發紙巾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創產品。“我駐村第一次接觸就喜歡上了葫蘆絲,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漢族同胞聽說過葫蘆絲卻沒有機會嘗試吹奏葫蘆絲。通過因地制宜的產業發展既帶動了搬遷群眾增收致富,也讓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大山,用音樂的力量助推了各民族廣泛的交流交往交融?!比~蒲說。

云報全媒體采訪組記者吳沛釗譚雅竹管毓樹段蘇杭馬楠胡嬌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