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天天微速訊:云南石屏縣:異龍湖畔雜交旱稻迎豐產

時間:2022-10-11 18:39:10    來源:云南網    


(相關資料圖)

金秋時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異龍湖畔高家灣片區千畝雜交稻種植示范區進入收獲期,當地旱種的1400余畝雜交稻陸續開始收割。

在異龍鎮高家灣村委會新寨村,種植戶李輝家種植了兩畝雜交稻,從播種到中耕管理、生物防控等流程,當地農科部門全程參與,為他家雜交稻旱種“保駕護航”。

“政府在資金、技術和物資等方面給了我們很大支持,農科部門工作人員經常來田間地頭指導種植。旱稻不需要放肥料,成本大大降低了。這幾天,大伙都忙著進行收割。”李輝說。

近年來,石屏縣緊緊圍繞保障糧食安全,結合異龍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在湖泊流域推廣雜交稻旱種5000余畝,既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又助力“湖泊革命”攻堅戰。

在推廣過程中,異龍湖沿岸農戶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少施化肥、少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采取用有機肥替代化肥、使用生物防治技術的黃藍板等手段,減少土壤的面源污染,實現綠色種植,用實際行動保護異龍湖。

今年,全縣共推廣雜交稻旱種5375.19畝,采取對種植戶每畝生態補償1500元、無償提供種子、配方肥、統防統治等激勵措施減輕群眾種植成本,充分調動群眾種糧積極性。同時,在種植過程中采用人工直播、機械條播、無人機飛播等多種方式播種,配合噴灌、滴灌給水和配方施肥提高水肥利用率,實現節本增效。

目前,該縣已在異龍湖流域召開宣傳動員會17場次,舉行雜交稻旱種現場培訓會9場次,技術指導人員常態化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指導,向群眾宣傳講解雜交稻旱種種植技術、種植優勢等,幫助群眾解決技術難題、打消顧慮。

“我從小喝異龍湖水長大,也想為保護我們的母親湖盡自己的一份力。”新寨村另一位村民李世安是當地的種植大戶,過去長期租賃28畝地種植洋芋、黃瓜和香菜,收益比較可觀。因保護異龍湖的需要,他積極響應號召,今年將全部土地改種了旱稻,“我們這里旱稻畝產量可達600-700公斤,加上政府給的補助,畝產值可達3500元左右,讓大家對‘替代種植’有了更大積極性。”

從推廣試種,到如今的異龍湖畔千畝稻浪金色翻涌。石屏縣通過使用旱稻替代蔬菜種植,減肥減藥,既保障了糧食安全,又減少了異龍湖的面源污染,有力助推異龍湖“湖泊攻堅戰”向縱深推進,推動全縣綠色農業蓬勃發展。

云南網記者 饒勇 攝影報道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