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世界觀焦點:昆明東川:“黨建+產業”打造富民強村“新引擎”

時間:2022-10-27 22:42:18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

海科村肉牛養殖阿旺鎮大石頭村蘆筍種植2022年首屆阿旺鎮蜜桃節開幕

近年來,昆明市東川區阿旺鎮以“組織強、產業興、群眾富”為目標,按照東川區“一縣一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緊緊圍繞“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思路,在17個村(社區)全面推行“黨建+產業”發展模式,全鎮呈現出“農戶增收、集體創收、企業增效”的良好態勢。

聚焦黨建,突出核心引領作用

阿旺鎮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群眾主體”的工作思路,狠抓“一村一品”培育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等重點工作,通過整合各方力量,實現黨組織統領、黨員干部沖在一線。支部引領發展。充分發揮黨組織“主心骨”作用,成立村(社區)振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由村黨組織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任雙組長,其他村組干部和駐村隊員任成員,鎮班子領導掛鉤聯系的組織領導體系,對村(社區)鄉村振興工作進行組織、協調和指導。黨員干部帶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引領、帶動、示范、輻射作用,通過村集體經濟自主發展、黨員干部出資入股,打消群眾顧慮,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確定發展模式。積極推廣“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合作社的專業優勢,實現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集體能增收、群眾得實惠。

聚焦精準,因地制宜選準產業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示范引領作用,因地制宜選好產業,各村(社區)已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基礎。小江流域引進沃隆集團,發展獅頭鵝、特種魚養殖;龍東格沿線低海拔地區發展冬桃、草莓、無花果、甜橙、蘆筍、天竺葵、人工菌等特色種植業;海拔1600米以上2200米以下區域發展紅花椒、堅果種植和肉牛、黑山羊、生豬養殖;海拔2200以上區域主要發展以臭參(云南參)為代表的高山中藥材及青花椒種植。全鎮各村(社區)通過村集體自主發展、與新型經營主體利益聯結等模式,實現脫貧人口產業發展全覆蓋。以桂冠生豬養殖、云上黑山羊養殖、肉牛養殖、沃隆獅頭鵝養殖和冬桃基地、花椒基地、蘆筍基地、無花果基地、草莓基地等為代表的一批新興種植養殖產業蓬勃發展。

聚焦成效,打造產業發展示范

截至目前,全鎮共有龍頭企業4家,其中省級1家、市級3家。今年申報認定省級1家暫未得到批復,有還未申報認定龍頭企業農業經營主體公司4家;合作社83家,其中市級示范社3家,共流轉土地10310余畝,組織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農村技術人才培訓千余人次。通過打造沃隆農業綜合體農旅融合示范、雙龍花椒基地“一縣一業”示范以及巖頭冬桃基地種植示范,樹立產業發展典范。以巖頭村為例,自2007年引進種植冬桃以來,經過15年的不斷探索,冬桃種植面積從最初的50畝發展到現在的2000余畝,其中900畝建成了冬桃示范基地,年產值600余萬元。巖頭村突出政府引導、堅持群眾主體、發揮集體帶動,多方聯動,完善產業發展機制;集結生產、品牌、服務要素,創新利益共享模式,實施“五心”工程,引領群眾共同發展,實現“八筆收益”,拓寬群眾致富渠道,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9.2萬元。

聚焦金融,引進整村授信“注活水”

強化政策宣傳,全面進行授信評級,滿足群眾發展產業信貸資金需求。2022年,共發放小額信貸900余萬元,實現小額信貸“應貸盡貸”。強化貸款資金后續使用情況跟蹤,確保資金用于有效帶動增收致富的特色優勢產業,提高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內生發展動力,有效帶動其產業致富,使得貸款戶長久受益。海科村將“整村授信”與肉牛養殖產業相融合,疏通了行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生產經營性貸款已實現優惠利率,授信期限最長3年,最高30萬元。據統計,截至2022年7月末,肉牛養殖產業貸款金額為500余萬元。“整村授信”帶來的資金支持從源頭上解決了肉牛養殖融資難、融資貴現象,為海科村進一步擴大肉牛養殖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奠定了堅實基礎。

東川區委組織部供稿供圖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