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世界熱點!昆明這個街道“123”工作法激活村級集體經濟“新引擎”

時間:2022-10-28 05:30:31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

近年來,昆明市盤龍區松華街道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重要抓手,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勢而謀,探索壓實“黨建+黨工委+社區黨組織+致富帶頭人”四級責任路子,依托資產盤活、項目賦能等模式,激發村集體經濟發展定力、動力、潛力,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一個引領”筑牢根基夯實定力

街道推行黨建引領+基層黨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工作體系,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網格領導牽頭抓,社區黨總支書記具體抓,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把黨建優勢、資源、成果轉化為發展優勢。

“兩個模式”理清思路增強動力

依托資產盤活、項目賦能模式,探索、發揮地處城郊及水源區的區位優勢、農業種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優勢,以資產租賃、水果和食用菌種植推進集體經濟發展。通過在大哨社區利用村集體閑散土地、閑置房屋等生產要素,積極喚醒沉睡資源,實現“閑”變“寶”。利用三家、大擺社區的地理稟賦資源,種植紅梨、蘋果、紅托竹蓀、羊肚菌等經濟作物,擦亮水源區綠色品牌。

“三條路徑”多元發展激發潛力

探索生態集市路徑。經居民代表提議、黨支部商議、黨員大會審議、居民代表大會決議,在大哨社區小綠海地質搬遷點建立生態文明集市1個,其中,設商鋪17間、公共廣場1個、停車場1個、管理房1間、文化廣場1個。通過租賃商鋪,形成聚集性的“鄉街子”,讓農戶手里的“好寶貝”銷出,增加集體經濟的同時為農民創收。目前,在社區黨員干部的帶頭下,商鋪已出租14間,預計每年可增加社區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探索松華果園文旅產業路徑。三家社區以黨建為抓手,依托“彩虹跑”等特色文化活動,以第一產業促進第三產業發展,根據社區實際,著重發展紅梨、蘋果種植產業,建設松華果園生態旅游觀光園,探索種植業+采摘+餐飲+民宿一體的觀光種植體系,現種植蘋果5000余棵,面積100余畝,紅梨8000余棵,面積200余畝,2021年產量達400余噸,年產值150多萬元,大力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探索微生態食用菌、藥用菌種植路徑。積極探索推進社區農業產業發展方式,向綠色、有機生態農業轉變模式,以綠色發展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打響水源區“綠色食品牌”,主推食用菌、藥用菌和中藥材種子的研發,生產及栽培技術的推廣,在轄區建設1個1000平方米的食用菌、藥用菌及中草藥種子研發及栽培試驗示范基地,經研發,成功培育出紅托竹蓀、羊肚菌等多種食用菌種種子,10月底將完成羊肚菌及紅托竹蓀種植,預計羊肚菌畝產300公斤,收益每畝38000元、預計紅托竹蓀畝產250公斤,每畝收益16000元。

云南網記者趙崗

關鍵詞: 集體經濟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