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昆明市五華區大觀街道新聞里社區認真貫徹落實《五華區黨建帶群建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堅持黨建帶群建,以群建服務黨建,積極探索黨群工作“組織共建、陣地共用、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新模式,著力打造“文化社區、暖心社區、活力社區、溫馨社區”,有效推動社區各項事業發展,實現街區、小區品質全面提升,先后獲得全國暖僑敬老示范社區、昆明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僑胞之家、昆明市黨建“五好”社區、昆明市規范化建設示范黨支部、五華區優秀婦女之家、五華區優秀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聚焦愛國教育,筑就“文化社區”
搭建愛國主義教育學用平臺。以“同心共建”,打造基層統戰服務新高地為工作主線,深入挖掘統戰資源,以轄區內羅開瑚、唐國常兩位南僑機工的愛國先進事跡為背景,打造了全國唯一以南僑機工歷史為主題的文化社區,建立了南僑機工歷史文化紀念館。2018年在轄區新聞南路創新打造了以南僑機工歷史文化墻、漂流書柜、心愿墻、手繪座椅等公共設施的“椿上花街一期”特色街區,成立椿上花街新階層黨支部,探索開展創意集市,高品質文化沙龍等活動,2021年在“一期”的基礎上,提升改造了總長約300米的“椿上花街二期”特色街區,街區以“五華同心?同氣連枝”為主題,圍繞“愛國、鄉愁、同根、歲月、文化”等6個章節,打造12面文化墻,通過充分挖掘南僑機工歷史文化和歸國華僑的愛國往事,搭建起廣大群眾學習歷史、了解歷史、干部聯系群眾的“連心橋”。
轄區居民在“椿上花街二期”特色街區打卡拍照 供圖
用活轄區僑居文化資源。結合轄區內馬來西亞各類文化資源聚集優勢,社區定期組織開展南洋文化宣講沙龍活動;組建南僑機工志愿宣講團,面向轄區居民群眾集中講解和宣傳愛國主義歷史,與云南藝術院校合作探索開展主題庭園劇,于每年9月4日南僑機工回國服務紀念日開展“僑之魂華之光”“紀念南僑機工回國抗戰”等各類文藝演出活動;定期開展聯誼活動,聽取新社會階層代表人士的意見建議,為社區發展建言獻策,將社區文化資源建設成為聯系國內外統戰人士的名片。
搭建群團共建共聯平臺。依托南僑機工歷史文化紀念館,建成文化庭院、陳列室、名錄墻等設施設備,集聚文化交流、文化體驗、展覽展示、學術研究為一體,推動黨建、統戰、工會等各類群團工作“有機融合、相互促進”,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社區為主體,紀念館為陣地,群團建設為支撐的共建共聯平臺。
聚焦職工服務,筑就“暖心社區”
強化職工學習教育。社區聯合工會貫徹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積極為職工提供知識培訓、技能學習、安全教育等服務。以“個人自學+集中學習”“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開展以“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20余場次,參與職工1000余人次。積極對接駐地省級單位云南省總工會在轄區內篆西巷打造了全省唯一一條“工人文化長廊”,長廊通過4個篇章,1000余幅工人勞動圖片,展示了云南工人階級百年奮斗的歷史,為職工學習教育搭建了新陣地,自2021年8月揭牌以來共接待參觀團體30多個、參觀人數1500余人次。
在職黨員到南僑機工歷史文化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供圖
突出職工權益保障。依托職工服務驛站,上墻公示維護職工合法服務權益流程圖,制作職工權益保障服務手冊等,定期邀請上級工會相關業務處室領導、專業律師等進行權益保障講座20余場次,服務職工300余人次。在社區設置業務窗口,接待職工辦事需求,提供暖心服務。
緊扣職工技能提升。社區聯合工會根據轄區企業實際,舉辦了茶藝、花藝、手工編織、安全生產等多層次的培訓和技能競賽,累計開展各類培訓、競賽10余場,400名職工掌握了專業技能,并將所學成果成功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企業培養用工人才,有效激發職工求學上進、崗位成才的熱情。
聚力職工身心健康。以職工需求為導向打造新聞里社區職工驛站、職工書屋、心理咨詢室等綜合服務站。建立“職工身心健康訪談制度”,定期了解周邊企業職工身心健康、家庭狀況和需要幫助解決的難題,有效化解基層職工的困難事、職工群眾的煩心事,確保了職工不帶思想包袱上崗。
聚焦青年力量,筑就“活力社區”
搭建青年共建平臺。社區與轄區區域青年共建單位云南日報報業集團、光大銀行、和萬家醫院、椿上花街及各公共戶單位團組織,建立區域青年共建委員會,先后共組織開展共建環保、敬老、義診、消防培訓及插花等活動200余場次,極大地推動了轄區單位共駐共建。
搭建創業就業平臺。整合創業就業聯合會、人力資源公司等轄區資源,搭建起創業就業服務平臺,為有找工作需要的團員青年提供就業崗位,為有人才需求的企業提供團員青年人才輸送,為有創業需求的團員青年提供政府扶持政策宣傳以及創業小額貸等,提供給團員青年優質創業就業服務。
搭建交友聯誼平臺。整合轄區駐區單位、企業、學校、部隊、居民院壩等青年資源優勢,利用節假日等業余時間,通過組織不同興趣愛好的文化沙龍活動200余場次,為青年團員營造健康向上的交友聯誼平臺。
工人文化長廊成為各級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的學習教育平臺 供圖
搭建社區共治平臺。社區積極融入青年人才服務基層,發揮青年優勢,廣泛動員團員青年在助力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基層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中貢獻聰明才智,先后為團市委筑夢計劃輸送4名青年導師,成立“海歸加油站”,凝聚海外留學歸國青年,并與轄區外資企業形成青年人才輸送機制。在疫情防控期間組建青年突擊隊,值守轄區29個無人管理的老舊小區,開展日常巡查和消殺工作;每周五定期開展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為轄區老舊居民小區清理枯枝、廢舊家具、清掃垃圾等,搭建了高質量的社區共治平臺。
聚焦婦女兒童,筑就“溫馨社區”
發揮婦聯組織引領作用。依托“婦女兒童之家”“家長學校”僑機工歷史文化紅色教育陣地,開展“巾幗心向黨奮斗新征程”“巾幗大宣講”等宣教活動,結合“三八”“六一”、憲法宣傳等重要節點,加大《憲法》《民法典》《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宣傳力度,組織“春風送崗”專崗招聘、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等活動30余場次。聯合轄區內云南省總工會機關婦委會、云南新大成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等婦聯組織,為轄區婦女組織開展“花香茶韻、美好如你”婦女節沙龍、“送你一朵小紅花”“公益集市”等婦聯特色活動20余次,開展婦女教育培訓10次,參與婦女1000余人次。
新聞里社區區域青年共建委員會開展“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主題分享活動 供圖
強化巾幗榜樣示范作用。組織開展“巾幗建功行動”,進一步凝聚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巾幗力量。轄區“日語奶奶”孫沈清,在社區開設“日語教室”,每周六義務為轄區居民教授日語,年輕女生徐丹妮開起了自己的微課堂,為大家講述如何管理好時間、如何學習英語、如何用手機捕捉生活中的美等課程。轄區李艷芳家庭被評為五華區第六屆“最美家庭”,王群群被評為五華區“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
拓展巾幗志愿服務作用。運用婦女資源,融入基層社會治理,轄區昆明和萬家婦產醫院婦聯連續兩年為適齡婦女贈送“待產包”;社區“兒童之家”每年寒暑假定期開展兒童文學閱讀、垃圾分類科普、雞蛋彩繪等課程活動,吸引轄區居民廣泛參與,組建11人巾幗志愿者隊伍,常態化開展助老幫困、文明創建、生態環境保護等志愿活動。
云南網記者張成
上一篇:昆明:龍泉探梅 山茶迎春
下一篇:七彩云安網絡安全宣傳片之《防不勝防》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申家鑫通訊員劉亞楠報道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執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山東省機
2022-10-29 07:4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杜虹曉畢勝濟南報道近日,濟南市市中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轄區內多處隔離護欄陸續失蹤。據統計,丟失護欄50余節,共計約1
2022-10-29 07:4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海振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市歷下區城管局在東關街道萬科海晏門小區舉辦“金秋十月迎碩果垃圾分類見行動”——“黨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東省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山東全省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大眾日報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時至24時,全省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青島2例,均系重點人員篩查檢出;濱州1例,系集中隔離點檢出。新增本土無癥狀感
2022-10-29 07:36
門庭若市打一生肖是什么動物?門庭若市的意思是什么?一起來看看吧!從釋義來看形容非常熱鬧,而12生肖中最喜歡熱鬧的生肖是馬,再加上有成語成
2022-10-28 22:49
蝦仁蒸蛋等于砒霜是真的嗎?蝦仁蒸蛋需要把蝦先煮熟嗎?不小心吃了生蝦仁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網傳蝦皮蒸蛋吃了人會出現上吐下瀉、肌膚瘙癢紅
2022-10-28 22:4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養老服務人才匱乏、從業人員技能水平低,一直是困擾養老服務發展的難點、重點和堵點問題,為了
2022-10-28 18: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為進一步改善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現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煙臺市萊山區出臺了《萊山
2022-10-28 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