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搬來新希望 邁向新生活

時間:2022-02-09 06:16:06    來源:云南網    

“易地扶貧搬遷讓我們搬來了新希望,邁向新生活。”這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迤薩鎮西湖小區居民何龍崩的真實心聲。三年前,她告別祖祖輩輩生活的山區,搬入新家,結束居無定所的貧苦日子。如今,她把安居樂業夢想扎根在城鎮新家園,用自己的雙手“繡”出幸福生活。

今年37歲的何龍崩是紅河縣浪堤鎮蝦里村人,小時候由于家里貧困沒能很好上學,早早就外出務工。多年來,由于文化水平較低,只能從事又苦又累,收入又不高的工作,而全家六口人的生活主要依靠夫妻二人的務工收入,住房的壓力、四個孩子的教育更是像一塊巨石壓在她的心頭上。

“以前我們老家也沒有房子,一直在外面打工、租房子,現在國家政策好,免費安排房子。我們很激動,房子鑰匙一交給我們就搬來這邊居住了,孩子也轉回來讀書。”她激動地說。

何龍崩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得益于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圓了何龍崩心中的“安居夢”,一家人住進了寬敞明亮、設施完備的新房。隨著小區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購物、就學、就醫、就業……都能夠在小區里或者周邊得到解決。

“現在這里有醫院、超市、小賣鋪,公交車也有了,生活真是比起以前方便很多。”何龍崩感嘆道。隨著逐漸融入新的工作生活環境,在小區及周邊工作兩年多后,她決定在家制作民族服裝。

盡管制作民族服裝工序復雜,從布料款式的選擇再到裁剪縫紉等要經過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出一件成品,但帶著對制作民族服裝的熱愛,勤奮的何龍崩不僅通過自學重新拾起了這門傳統手藝,還帶著鄰居一起制作。

何龍崩的鄰居馬周四一家從樂育鎮然仁村委會搬來迤薩鎮西湖小區后,馬周四在縣城務工,他的妻子因身體原因干不了重活閑在家里,于是就跟著何龍崩一起制作民族服裝,為家里增加一筆收入。

“我媳婦不會制作衣服,何龍崩當師傅,好好地教她制作。大家創業都是為了生活,在這里合作一起干。”馬周四說。

“剛來的第一年,我們鄰居都不認識,現在鄰居處成了親戚,我們兩個一起合作制作民族服裝,生意慢慢越來越好,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后過上更好的日子。”

如今,迤薩鎮西湖小區熱鬧非凡,一個個像何龍崩、馬周四一樣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在新家園實現著安居樂業夢想。

云南網通訊員羅桂云記者饒勇攝影報道

關鍵詞: 搬來 新希望 新生活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