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鮮花綻放促振興 《光明日報》報道云南姚安:通過栽花走上致富路

時間:2022-02-13 10:46:0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鮮花綻放促振興

報紙版面截圖

當一束束玫瑰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偏居云南彝鄉,世世代代以種植水稻、玉米為生的姚安人,通過栽花走上致富路。

二月,虎年春節的喜慶氛圍正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縣城通往光祿古鎮的福祿大道“鮮花產業帶”上,數百個自動化溫室大棚內,姹紫嫣紅的玫瑰、康乃馨、非洲菊等鮮花爭相斗艷,春色滿園。

走進姚安云秀花卉有限公司的種植大棚,撲面而來的是玫瑰的芬芳,工人們正忙著采摘鮮切玫瑰;在花卉分揀車間,鮮切花自動分揀流水線上,工人正在快速整理打包分揀出來的鮮切花。

這個投產不到一年的公司,到現在已生產了玫瑰鮮切花250萬枝,實現產值500多萬元。公司銷售經理謝蕓介紹:“我們引進鮮切花智能分揀設備,通過花朵開放度、花朵大小、顏色、花梗長度等要素,把進入機器的花分成了28個等級,實現了鮮花采后快速處理,確保鮮切花在分揀、定級、包裝后達到最優品質。”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基地每天用工達80人左右,附近村民就近就地務工便可增收。棟川鎮竹園村委會團房三組村民陶光存已經到基地打工半年了,眼下她正忙著修剪花枝。休息的間隙她告訴記者:“在家門口打工,不僅可以照顧家里,而且每天有100元工資。”

行走姚安,可以真切感受到這里地勢相對平坦,有適宜花卉生長的氣候、土壤、海拔等自然條件。2018年以來,姚安縣整合涉農資金數億元,建設高端溫室花卉基地,成功引入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云秀花卉等19家花卉企業,走出了政府投資建基地,公司入住租賃經營,農戶獲得土地租金、務工工資、資產收益多重收入的產業發展模式,讓朵朵鮮花綻放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為強化花卉產業鏈,姚安縣加大與昆明花拍中心和云投集團合作力度,投資新建和提質改造“無土化”花卉基地1434畝,引進云南潘祥記工貿有限公司鮮花餅生產線建設。此外,還與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開展新品種研發選育、鮮切花高效栽培技術、優質種苗繁育關鍵技術攻關,打造精品花卉品牌新高地。賦予科技動能,玫瑰生長周期由每年5至6茬提升到每年8至9茬,并穩定產量和品質。截至2021年年底,全縣共發展花卉面積12584畝,培育經營主體34戶,從業人員達4200多人。2021年鮮切花產量達5億枝,實現產值8.25億元。

脫貧后的姚安人認識到,在鄉村振興中,產業興則農村興,產業旺則農村旺。位于“鮮花產業帶”上的棟川鎮地角村,幾年前還是一個空殼村,村集體經濟不到2.5萬元,短短幾年間卻增加到13.6萬元。地角村黨總支書記、主任郭鳴珊說:“引入花卉企業后,村民不僅可以就近就地打工,還有務工收入,農業基礎設施改善了,人居環境大大提升了,收入翻了好幾倍。”

根據規劃,未來姚安縣將加快推進3萬畝精品花卉基地、1000畝花卉種源研發繁育基地、250畝國際花卉展示交易中心建設,力爭到2025年創建“名花、名企”5個以上,年產鮮切花30億枝以上,打造綜合產值突破百億元的花卉“小航母”。(記者任維東通訊員趙文麗)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