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開往春天的列車”背后的“隱形人”

時間:2022-02-22 11:51:08    來源:云南網    

不知不覺,2022年春運已經接近尾聲。從1月17日至2月25日結束,為期40天的春運,不僅記錄著歸途,也見證著堅守。春運的背后有這樣一群“隱形人”,他們暫時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在繁忙的鐵路線上默默守護著旅客回家的路。

鋼軌“打磨師”讓列車更加平穩

1月12日下午6時,廣通工電段大理東綜合精測維修工區的職工正在焦急等待天窗命令的下達,6時15分,對講機傳來駐站防護員魏國勇的聲音:“天窗已經下來了,總共90分鐘,大家抓緊時間,注意安全!”命令一出,鋼軌“打磨師”魯紹平立馬按照分工時工長交代的任務對道岔病害區段進行打磨。

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他絲毫沒有被周圍緊促的氛圍所影響,仍然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操作著打磨機,在鋼軌邊緣濺起一串串火花和陣陣煙塵。

大理站作為滇西鐵路運輸的樞紐,隨著列車密度增加,對鋼軌的磨耗也隨之增加,容易引發鋼軌邊緣出現肥肥邊、魚鱗紋等病害。因此就需要通過打磨鋼軌來提升線路的平穩度。春運前,該段加大線路隱患整治,確保設備調整到最佳狀態。

鋼軌每打磨完一遍,魯師傅都用指尖在冰冷的鋼軌上反復觸摸,進而感受是否達到最佳狀態。一個小時,他就已經把該病害道岔區段所有鋼軌打磨完畢,抬頭看著兩根锃亮锃亮的鋼軌一直延伸到遠處,魯師傅抹去了額頭的汗水,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信號“診療師”慧眼尋隱疾

“工長,大臨線南澗站I路電源異常。”聽到信號監測分析員龐曉霞的匯報,工長鄭華新與工友們迅速聚攏在不到兩平方米的分析電腦前。

2月5日21時35分,正在調閱信號集中監測分析的信號工龐曉霞在密密麻麻的數據前,鎖定了這唯一的隱患。

“趕快聯系巍山綜合維修工區值班信號工,趕往南澗站排除故障。”鄭華新一邊指揮著,一邊還反復調閱監測系統,確定故障發生時間、原因及影響范圍。21時40分,經巍山綜合維修工區作業人員趕赴現場檢查確認,只是電壓波動導致空開跳開,不影響行車安全。

春運期間,鐵路加開列車,頻繁的車輛運行給信號設備正常運行帶來了更大考驗,也給信號監測分析員的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我們每天要瀏覽上萬組數字,上千張波形圖,不間斷調閱查看全段6條運行線,66個站的信號設備運行狀態。許多安全隱患就深藏其中,一個數字的不對稱,都有可能導致重大行車安全事故。春節值班期間,我和工友們每天要坐在電腦面前長達12個小時,工作很苦,但很值得。”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聽著列車傳來的鳴笛,龐曉霞欣慰地說道。

“黃衣衛士”消除線路安全隱患

2月7日上午9時,立春已過,但寒氣未退。成昆鐵路930公里加800米大河口隧道進口上方的仰坡,廣通工電段防洪隱患排查小組隊員手里杵著竹子做的臨時拐杖,背著工具包,猶如探秘一樣行走在深山叢林中,“咯吱咯吱”踩在樹葉上的腳步聲打破了山林的寂靜。

成昆鐵路屬于云南滇西山區鐵路,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地形險峻,易發生落石、泥石流、邊坡溜坍等地質災害,是防洪的重點區段。這條鐵路目前每天只開行一對綠皮慢火車,承擔著春運期間大山里父老鄉親的出行。

“越是險峻的地方,越容易出現危石松動。”韓以斌一邊拿著望遠鏡觀察隧道上方的山體狀態,一邊提醒身旁年輕職工萬林青記錄病害。

山腳下,一架小型無人機“嗖”地一下迅速升空,時而懸停時而高飛,全方位俯瞰地形走勢,對鐵路沿線情況進行細致排查。“無人機不僅提高了巡視效率,而且讓隱患無處遁形。”談起這個“法寶”,黃啟江的臉上寫滿了自豪。

火車穿山越嶺,只要有鐵路線,就有人守護。為切實做好鐵路外部環境安全保障,春節收假上班第一天,工長韓以斌和技術員黃啟江便帶隊開展隱患排查工作,上到山頂,下至谷底,一米不落,全面覆蓋,確保春運工作安全收尾。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線路工、信號工、橋隧工……平凡的崗位背后的這些“隱形人”,對他們來說,堅守已不只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習慣。向春運中堅守的鐵路人致敬!是他們,讓回家路安如磐石,溫馨暢通。

云南網記者 夏方海 通訊員 方顥霏 張明全 李洪文 攝影報道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