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金麟:建水紫陶會有更好的明天

時間:2022-03-02 17:44:15    來源:云南網    

“建水紫陶創新很重要,不管是可以大批量生產的工藝品,還是純手工拉坯、刻填、打磨的藝術品都要兼而有之,產業才能走得更遠。”從一抔泥土到浴火涅槃,在建水縣仁燁堂,我們可以清晰地探尋建水紫陶背后每道工序的千錘百煉,在仁燁堂創始人金麟看來,紫陶產業同樣是幾經涅槃,對于行業的發展,他有著欣喜,也有著期待。

建水紫陶

金麟是土生土長的建水人,于2004年進入紫陶行業。“出生在建水,從小就對紫陶制作、裝飾等耳濡目染,漸漸發展成為愛好,沒想到如今成了一輩子的事業。”金麟說,剛開始做紫陶時,整個建水只有少數幾家紫陶作坊,雖然茶缸等器型已經出現,但紫陶生產還是以生活器皿為主。

建水紫陶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百姓對于文化藝術消費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市場對于建水紫陶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品飲普洱茶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后,作為泡茶、存茶首選的建水紫陶,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金麟表示,以仁燁堂為例,在近年來的發展中,瞄準建水紫陶功能、文化定位,自己也在保留老一輩制作工藝的同時不斷創新,各類不失傳統又力求新穎精美的紫陶制品頗受市場歡迎。

仁燁堂創始人金麟

“雖然建水紫陶產業如今發展欣欣向榮,但我們絕不能固步自封,只有在裝飾、器型、工藝甚至銷售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千年建水紫陶這張名片才會被越擦越亮。”金麟說,表示自己正在建設大型器燒廠房,希望以走量、性價比的方式不斷拓寬銷售渠道,進一步打響建水紫陶知名度。

仁燁堂創始人金麟

“目前建水紫陶大多銷往縣外、省外,應該說還有更多更大的市場空間。”作為州級非遺傳承人、向氏第四代傳人,金麟表示,在順應時代不斷創新的同時,相關從業者也要“練好內功”,不斷培養儲備后續人才,踏踏實實將老祖宗留下的制作工藝與文化內涵更好傳承,助力建水紫陶迎來更好的明天。

云南網記者黃翹楚通訊員潘興萍韓江濤攝影報道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