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開遠燈籠山:青山綠水間 造就人猴兩相宜

時間:2022-03-15 20:56:24    來源:云南網    

青山隱隱、綠水悠悠,山水共藍天一色。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南盤江兩岸,自然風光無限。

小龍潭鎮龍潭村委會燈籠山村民小組正好位于南盤江河谷地帶,滔滔江水從這里奔流而過,與之相伴的,還有漫山遍野的柑橘和靜默的百年滇越鐵路。這里不僅有令人向往的山水,還有人與猴和諧共生的真情故事。

開遠市南盤江兩岸 自然風光無限

南盤江燈籠山一帶自古以來就有野生猴群出沒,它們在這里繁衍生息。燈籠山村民祖祖輩輩與猴為伴,和諧相處,后因多種原因,猴群身影在這里消失了很多年。

近年來,一度銷聲匿跡的野生猴群又重現燈籠山一帶,且活動越來越頻繁,它們經常“組團”下山偷食村民種植的柑橘、包谷等農作物,村民對這些“猴哥”又喜又惱——喜的是“老朋友”回歸,說明生態越來越好;惱的是長期被“打劫”,給他們造成了一定損失。

為緩解人和動物的矛盾,更好地保護野生猴群,讓它們在燈籠山快樂安居,龍潭村委會干部與駐村干部自發籌款,買來猴兒們愛吃的香蕉、甘蔗等定期投喂,以補充它們的食物。

從今年1月開始,龍潭村委會干部就多了一項工作——喂猴,并在南盤江兩岸設置3個投食點,相距100多米,方便猴群前來用食。

設置投食點

“這些猴子智商高得很,香蕉皮剝得干干凈凈的。它們吃吃、玩玩,一會兒在樹上跳來跳去,一會兒又蹲在石頭上東看看西看看。毛茸茸的,非常可愛。”龍潭村委會副主任、燈籠山村民小組長普先飛說,每次投喂都要準備大量食物,以滿足猴子的食量,“因為猴子比較多,一個猴群有五六十只左右,所以每次的投食量都比較大,比如柑橘一次就要喂40公斤左右。今年,我們發現小猴子又增多了,有好多大猴子會背著小猴子來吃。”

青山綠水間 造就人猴兩相宜

當地村干部們還時常調配食物,這次喂柑橘,下次就換成甘蔗、香蕉,而猴子們最愛吃的是瓜子、花生等。投食后,大家會在附近仔細觀察猴群的情況。

通過一段時間投喂,猴群下山“打劫”的次數越來越少。

“以前不投喂時,它們會來地里偷吃。投喂后,大量的猴子就被吸引過來了,偷食農作物的次數也減少了,投喂效果還是比較明顯。”龍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普穩說:“感覺猴子跟當地人越來越親近,不少村民也參與進來,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越來越強。”

開遠市南盤江兩岸 自然風光無限

近年來,開遠市不斷加大自然資源保護力度,生態環境明顯得到改善,為野生動植物繁衍生息創造了良好條件,燈籠山猴群的頻頻回歸和不斷增多,便是最好的例證。

開遠市南盤江兩岸 自然風光無限

據開遠市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科科長李華介紹,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在燈籠山一帶活動的野生猴群大概有3個,約200只。據初步鑒定,在燈籠山一帶活動的猴子為獼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多為群居,往往數十只或上百只一群,群居于森林中,喜歡攀爬峭壁巖洞。南盤江燈籠山一帶立體豐富的自然環境,是獼猴理想的生活場所。”

開遠市南盤江兩岸 自然風光無限

“這些猴群是燈籠山獨特而寶貴的自然資源,我們將帶領村民共同保護好它們,為鄉村發展打下良好的生態基礎,探索出一條符合當地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說起未來,普穩信心滿滿。

云南網通訊員 曹蔓夫 楊曼青 張娥 楊雪 記者 饒勇

關鍵詞: 青山綠水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