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昭通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時間:2022-04-02 17:44:38    來源:云南網    

記者從4月1日昭通市綏江縣召開的昭通市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現場觀摩會上獲悉,昭通市將加快推動工作重心轉換,采取五大舉措,全面實施具有昭通特點的鄉村振興戰略:

現場觀摩會

——抓鞏固,夯實振興基礎。嚴格執行“五個決不允許”要求,全面抓實問題整改,加大國家防返貧監測熱線、省“找政府APP”平臺推廣應用力度,堅持“月排查、月研判、月調度、月督促”,健全完善線上線下“雙線并行”的監測預警幫扶機制,確保問題第一時間發現、幫扶第一時間落實。

昭通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抓增收,把握振興關鍵。把一切為了農民增收作為鮮明導向,抓好增收三年行動,力爭用2年時間基本消除人均收入在1萬元以下的農村低收入家庭,到2024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達到全省、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圍繞“增收富民六條措施”,大力發展到戶特色種植、養殖業,因地制宜發展農旅、電商、屋頂光伏等新業態,引導群眾開展刺繡、竹編等“小作坊”加工及包裝、運輸、零售、電商等業務,確保有條件的農村家庭每戶有1—2個增收產業;推動有就業條件的農村家庭勞動力能轉盡轉、充分就業,重點提高組織化、技能化、品牌化水平,到2024年,全市組織化轉移率提升至50%以上,完成補貼性職業培訓10萬人次以上,新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認證3萬人次以上,每個縣培育1個以上知名勞務品牌,全市省外務工占比達50%以上。抓實“基礎支撐四條措施”,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今年將建設高標準農田50萬畝,硬化農村公路1900公里、實施安防工程2500公里以上。

昭通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抓產業,筑牢振興支撐。按照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思路,全面實施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計劃,加快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推進特色產業從“擴量”向“提質”轉變。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遏制土地撂荒,穩定糧食種植面積756萬畝、產量211萬噸,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圍繞蘋果、竹子、馬鈴薯、花椒、中藥材、特色養殖等產業,持續打造“一縣一業”“一村一品”,謀劃實施一批設施農業、特色農業、體驗農業,今年將創建“綠色食品牌”基地90個、“三品一標”85個,建成特色產業村130個。今年將培育合作社1400個、市級以上示范社40個,實現雙綁覆蓋率90%以上,每個村集體經濟實現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村均10萬元以上。

——抓治理,激發振興活力。堅持依法治理,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依法用權、依規履職,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依法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及黃賭毒、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等違法犯罪行為,深入實施“基層矛盾化解攻堅年”行動,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依法懲治違法信訪現象,增進農村社會和諧。

昭通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抓組織,強化振興保障。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持續保持高位推動、整體聯動工作態勢。層層落實責任,堅持領導掛帥、部門協同、縣區主責、群眾主體,市級掛包領導每月到縣市區督促指導不少于1次,市直行業主管部門每月到縣市區調研指導不少于2次,縣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定期研究、一線辦公,統籌推進工作落實。建強人才隊伍,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農業農村科技人才、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分級分類開展鄉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訓。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大黨員教育管理力度,全面提升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和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讓黨的組織無處不在、作用無處不發揮。

云南網記者謝毅攝影報道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