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今日頭條 > 正文

青島禹城路人防停車場開啟試運營 場內設置210個泊位

時間:2022-10-12 10:23:11    來源:青島早報    

10月11日上午,由華通集團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承建的青島禹城路人防停車場項目竣工投用,進入試運營階段。該停車場規劃210個泊位,未來將與中山商城地下停車場等互通,共同構建起中山路及周邊片區的“地下交通網”。

場內設置210個泊位

青島禹城路人防停車場改造工程總投資1.37億元,規劃210個泊位,后期優化后,泊位還可以擴充至248個。停車場分3個區域,其中A區在青大附院負5層,B區為機械智能立體停車區,C區在禹城路主通道上。

昨日,記者在禹城路人防停車場內看到,經過改造,禹城路人防工程煥然一新,不僅施劃了清晰的停車標志,還塑造出了一個獨特的“停車美學空間”。據介紹,禹城路人防停車場進行內部設計時,保留了部分巖壁原貌、刻畫了海洋元素浮雕,同時還采用穿孔鋁板影像呈現、互動投影等方式,整體提升了內部環境。

“項目地處青島老城區,我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個停車場,還是一個能夠展示青島氣質的窗口。”該項目負責人、華通靜態交通項目二部部長陳玉峰表示。

人工智能“一鍵泊車”

記者探訪禹城路人防停車場B區的機械智能立體停車區發現,在這里,駕駛員可以“一鍵泊車”,只需將車開到車庫門口的存車區,人工智能停車設備就能自動將車送至指定位置停放,而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駕駛員取車時也是一樣操作,輸入車牌號之后車就會被“送出來”。

人工智能立體車庫不僅使用簡單,對于空間的利用效率也很高。“立體停車設備充分利用了空間。同樣的面積使用該設備之后,能比自走式的普通設計多容納約2倍的車輛。”陳玉峰介紹,如果采用常規平面車庫的方式進行設計,該區域只能存放幾十輛車,現在卻有160個泊位。

將構建“地下交通網”

“我們醫院的不少醫務人員在這里停車,醫院的地上停車場因此騰出不少泊位,為患者帶來極大便利。”青大附院安保部的工作人員楊雪峰表示,禹城路人防停車場的投用有效緩解了青大附院停車難、交通擁堵問題,也大大改善了周邊區域的停車難題和交通壓力。

“停車場A區就在青大附院的負五層區域,駕駛員停車后,可以乘電梯直達青大附院的住院部。”陳玉峰介紹,根據規劃,禹城路人防停車場將利用人防工程天然的聯網優勢,與片區內的正在建設的中山商城地下停車場互通。“這是建設模式的變化,兩個停車場通過禹城路連接通道互通,將在整個中山路及周邊片區打造一個‘地下交通網’。”陳玉峰說,這處“地下交通網”建成后,車主可以從一個停車場的入口進入,再由另一個停車場的出口駛出。從功能上來看,不僅可以滿足周邊區域迫切的停車需求,還可以利用地下網絡互通的優勢,實現對部分地面交通分流的作用。

“這是在解決老城區停車難問題中長期實踐并總結出來的新型建設模式。未來,這個地下停車場還有可能向周邊擴展,在中山路及周邊片區形成一個由多個地下人防停車場互聯互通的大型交通網絡。”陳玉峰說,隨著這張“地下交通網”的擴展,市民游客即使在地下停車場停車,也能“四通八達”。(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張孝鵬)

關鍵詞: 青島禹城路人防停車場開啟試運營 電梯直達青大附院 華通集團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 地下交通網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