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今日頭條 > 正文

同類競爭多元發展!山東將對省屬高校實施“分類考核”

時間:2019-11-05 13:27:49    來源:齊魯網    

1572879538(1).png

大學生就業難,是一個很值得反思的話題:為什么接受多年高等教育的畢業生,反而遭遇就業難題? 核心的一點,就是高等教育的結構性過剩。

沒有緊跟時代、特色鮮明的高校,就難以培養大批個性鮮明的優秀畢業生,也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而要打破“千校一面”,就不能用一根指揮棒、一個考核體系考量所有高校。

記者剛剛從省教育廳獲悉,《山東省本科高校分類考核實施方案(試行)》11月4日發布!山東將對省屬高校實施“分類考核”,使高校間“同類競爭 多元發展”。

《方案》明確,山東將按照博士學位授予權高校、碩士學位授予權高校和其他本科高校三個類型,對省屬公辦本科高校實施分類考核。

一是對博士學位授權高校,突出學科專業建設、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引導學校以培養創新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為引領,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地方重大需求和引領社會發展為科研導向,提高學校綜合競爭實力。

二是對碩士學位授權高校,各項指標權重基本一致,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指標權重略高,引導學校以培養卓越應用型人才為重點,以服務山東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為科研導向,積極服務行業產業需求與山東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三是對其他本科高校,突出師資隊伍與人才培養指標,引導學校以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以服務區域發展為主要導向,為行業企業發展提供技術和人力資源支撐。

四是考核內容實施動態調整。分類考核按年度組織實施,根據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經濟社會需求、高校發展水平等因素,適時對考核內容實施動態調整。

而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學校黨的建設、履行職責、創新創優、綜合測評和加減分事項。共性要求權重占40%,包含重點任務、預算績效管理、創新創優、綜合測評等指標;個性要求權重占60%,包括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等指標。

考核結果,將作為評先樹優、干部選拔任用、物質獎勵、機構編制管理、財政預算管理等政策支持和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

據了解,截至2018年,山東普通高校145所,位居全國第三位;高等教育在校生258.91萬人,居全國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52.89%,躋身全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第一陣營。但是,我省大部分高校仍然存在分類不清、定位不明、發展方向趨同等問題,沿用一個發展模式、一種發展路徑,部分高校盲目追求“高、大、全”以及升格、更名,學科專業低水平重復設置,與我國多樣化、多層次的經濟發展結構不相適應。

而實施高校分類考核,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和政策引導作用,在招生、學科規劃、人才培養、師資評聘、撥款制度等方面進行配套改革,鼓勵更加公平、有效益的競爭,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設,推動不同類型高校差異化發展,進而創建“同類競爭、多元發展”的高校良性發展生態系統。

關鍵詞: 分類考核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