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今日頭條 > 正文

濟南:截至2月24日1862家規上企業開工 開工率98.78%

時間:2020-02-25 17:28:44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2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月24日,該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1862家,開工率98.78%,上崗職工30.9萬人,上崗率75.4%。

“山東省工信廳統計數據顯示,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產率均居全省首位。城市數據團發布的數據顯示,濟南春節后開工率位居全國主要城市第一。”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汲佩德在會上介紹說,該局作為市委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工業運行工作組牽頭部門,按照“盡快實現100%復工、更高比例達產”的要求,分區分級分類精準施策,全力以赴抓好工業經濟運行應急服務保障工作。

早在1月27日,該市出臺了《關于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對春節期間連續生產的工業企業及時提供指導意見和應急服務保障。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濟南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在全省率先成立企業生產服務保障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企業生產服務保障組的工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強化措施扎實做好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積極應對疫情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引導降低房租的指導意見》《關于扎實做好企業復工復產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規范和政策措施,為依法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工業經濟運行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指導企業復工復產方面,主要為企業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及時解決人員返崗、暢通人流、物流、資金流和產業鏈配套協作等方面提供指導和支持,在政策扶持方面主要在減稅降費、援企穩崗、融資支持、降本增效、產業鏈協作配套提供短期應急政策措施。

按照“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的要求,該局指導企業建立員工個人健康檔案,實行“一人一檔”“一企一冊”,實現員工健康管理全覆蓋,嚴格落實員工口罩佩戴、體溫檢測、工作場所消毒消殺和食宿用餐等疫情防控措施。

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集中反映的口罩等防疫物資短缺問題,市工信局成立工作專班,深入挖掘本地企業產能,向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派駐督導組和駐廠專員,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設備、審批手續等方面的急難問題,鼓勵支持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科技攻關,打通口罩生產鏈條各個環節,努力擴大本地產能。目前,全市口罩日產能從1月的7萬只提高到目前的50萬只,很快可以提升到100萬只以上,為全市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資保障。山東省委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已將濟南市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不誤,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贏。”汲佩德說,按照統籌、精準、高效的原則,該市啟動戰時應急服務保障機制,努力做到有求必應,一企一策,特時特辦、急事即辦,精準高效地為企業復工復產和達產達效提供應急服務保障。在去年9月份成立的市工業運行指揮部的基礎上,針對當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情況,進一步調整充實部門及人員,組建成立工業運行工作組,與工業運行指揮部合署辦公,建立了每周例會制度、運行監測協調制度、工作信息報送制度,確保部署傳達到位、信息傳達及時、決策執行順暢、責任落實到人。加快推進問題的精準高效解決,17條政策從制定到印發實施僅用了兩天時間,創下了全市政策出臺用時最短的紀錄。

同時,加大與財政、人社、金融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按照特殊時期、特殊應對、超常舉措的原則,進一步提升政策兌現效率,加快資金審核進度,切實解決廣大企業面臨的最“急難愁”的問題。

初步統計,市工信局為解決企業原材物料和物流暢通問題,已向15個省63個城市發出81個函件,與109家市外企業取得聯系,協調落實原輔料、設備42批次;通過國家工信部、有關行業協會信息平臺,收集整理企業供需信息1200余條。對接430家工業企業融資需求116.5億元,對接金融機構已為1597家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6.52億元,提前兌付企業技改扶持資金2000萬元。(宋翠)

關鍵詞: 濟南 規上企業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