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新研究發現河北許家窯人牙齒發育與現代人相似

時間:2019-01-18 16:27:32    來源:科技日報    

中外古人類學家第一次把先進的同步輻射技術用在古人類化石的研究中。結果顯示:中國河北的許家窯古老型人類盡管形態還比較原始,但從牙齒生長發育規律上看已經步入到現代人的變異范圍內。相關論文17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

與現生其它靈長類動物相比,現代人幼童時期長、第一次生育期晚、壽命長。除了在形態、遺傳、行為等方面的鑒定標準外,生長發育也是判斷是否是現代人的一項重要指標。

研究表明,南方古猿、非洲早期人屬、直立人牙齒生長發育節奏較快,與現代人差別較大。尼安德特人牙齒的部分生長發育指標已進入現代人的變異范圍內,但相對現代人的平均生長發育節奏還是較快。

在中國化石中,有一件許家窯的幼年個體上頜骨材料,其第一臼齒剛剛萌出,其他門齒、犬齒、前臼齒和第二臼齒還都在頜骨中未萌出或即將萌出。許家窯人生活在距今14.8萬—24.8萬或10.4萬—12.5萬年前,它代表過渡性的古老人類,既有直立人的原始特征,又表現出智人的進步特征。

中科院古脊椎所邢松等與國際同行合作,使用同步輻射掃描技術對許家窯幼年個體萌出和未萌出的恒齒做了高精度掃描,復原了其牙齒的內外長短周期線,推算出恒齒的齒冠形成時間、齒根形成時間和速率、第一臼齒的萌出時間等。計算出該幼年個體的死亡年齡為6.5歲。通過對比發現,除了較快的齒根延伸速率外,許家窯幼年個體牙齒的絕大多數生長發育指標都落入現代人變異范圍內,有較長的齒冠形成時間、較晚的第一臼齒萌出時間。

本研究提示,現代人這種慢節奏的生活史可能在過渡類型的古老人類上開始出現。(李大慶)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