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或將永無“斷糧”之憂——
我國有望率先建成空間太陽能電站
開電動汽車回家,近年成為春運模式中許多人的“新挑戰”。擁堵的高速公路上,不乏趴窩的電動車身影。
這樣的悲劇有望杜絕。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13日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如果我國建成空間太陽能電站,電動車或能隨時隨地充電,不再有“斷糧”之憂。
當然,空間太陽能電站的應用遠不止如此。它的作用有多大,離我們的生活還有多遠?龐之浩進行了介紹。
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
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早已普及,但太陽能在地面的利用率并不高,其會因大氣的吸收和散射,以及云雨、季節、晝夜更替的影響而衰減。同時能量密度變化巨大,很不穩定。
太空中太陽能卻非常充裕。龐之浩說,如果在大約3.6萬公里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上建設太陽能電站,太陽光線不會被大氣減弱,也不受季節、晝夜變化影響,99%的時間內可穩定接收太陽輻射,其強度是地面的6倍以上。通過空間向地面進行能量的定點傳輸,可為人類提供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
空間太陽能電站發展的核心應用目標,是為地面提供大規模商業化的電力供給。龐之浩說,由于覆蓋面積廣,其可以向偏遠地區、海島和災區供電,還可以靈活用于地面移動目標供電。
同時,空間太陽能電站能為“可視”范圍內的航天器供電,使航天器擺脫巨大的太陽能電池翼,并大大增加功率水平和控制精度。它也能作為深空探測能源系統的候選方案,未來還可以利用它進行空間燃料生產以及空間加工制造,實現空間工業發展。
此外,空間太陽能電站還能收拾傳統能源造成的“爛攤子”。龐之浩說,石化能源的利用引起了全球氣候變暖,隨之頻頻產生臺風、龍卷風等惡劣氣象。將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巨大能量傳輸到臺風所在區域,可以改變臺風的溫度分布,破壞其形成過程。
面臨多項技術挑戰
龐之浩介紹,空間太陽能電站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太陽能發電裝置將太陽能轉化成為電能;能量轉換裝置將電能轉換成微波或激光等形式,并利用發射裝置向地面發送波束;地面接收系統接收空間傳輸的波束,通過轉換裝置將其轉換成為電能接入電網。
“目前其技術原理已沒有太大問題。”龐之浩說,近年來太陽能發電效率、微波轉化效率以及相關航天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為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空間太陽能電站作為一個宏大的空間系統,在許多技術方面都有待突破。
例如,目前人類最大的航天器——國際空間站重400多噸,而一個工業級空間太陽能發電站重達上千噸。如何建設?有國內專家建議,先將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建造材料發射到太空,建立“太空工廠”,通過3D打印技術將所需組件打印出來,再通過太空機器人進行組裝。這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
長期運行的安全性也是重要問題。龐之浩說,長期微波輻射下對生態、大氣、生物體等的影響問題,有待深入研究。
此外,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建設對新材料、高效能量轉化器件、超大型航天器結構及控制技術、在軌組裝維護技術等都提出了很大挑戰。
我國有望率先建成
由于在重量、尺度方面遠超現有航天設施,空間太陽能電站被稱為新時期航天和能源領域的“曼哈頓工程”。自1968年相關概念被提出,美國政府和企業已投入近億美元,實施了多項研發計劃;日本將其正式列入國家航天長期規劃;俄羅斯、印度、韓國、歐空局等也在開展相關研究。
2008年,我國將空間太陽能電站研發工作納入國家先期研究規劃,近年來提出了平臺非聚光型、二次對稱聚光型、多旋轉關節以及球型能量收集陣列等方案,同時在無線能量傳輸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當前,我國在空間太陽能電站研究方面初步實現從“跟跑”到“并跑”,成為國際上推動空間太陽能電站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科技委主任李明曾向記者表示,如能保持并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我國有望成為世界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
記者了解到,我國首個空間太陽能電站實驗基地近日在重慶啟動建設,計劃在2021年至2025年建設中小規模平流層太陽能電站并發電;2025年后開始大規??臻g太陽能電站系統相關工作。西安將建設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項目地面驗證平臺,將用于對空間太陽能電站功能與效率的系統驗證。
根據有關專家組論證建議,我國應力爭在未來十余年完成空間超高壓發電輸電及無線能量傳輸試驗驗證,實現“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2050年前具備建設吉瓦級商業空間太陽能電站的能力”的中、遠期目標。(記者 付毅飛)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