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洞察”號測量火星“體溫”受阻 將暫停兩周以研究對策

時間:2019-03-07 17:17:26    來源:新華網    

美國航天局5日宣布,美“洞察”號無人探測器的溫度測量裝置在從火星表面下探過程中受阻,將暫停兩周以研究對策,所幸該裝置的測量功能運行正常。

這部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提供的溫度測量裝置于今年2月放置在火星表面,以測量火星“體溫”及內部熱流動,幫助科學家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結構組成和演變歷史。

該裝置配有一個長約40厘米、代號為“鼴鼠”的自錘式長釘,能像機器人一樣從火星表面下探至5米左右深度,比以往的其他探測器探索深度更深。

據美國航天局介紹,“鼴鼠”2月28日開始從火星表面下探了18至50厘米,后因遇到阻礙暫停。3月2日,“鼴鼠”嘗試繼續作業,但沒有明顯進展。數據顯示,“鼴鼠”目前呈15度傾斜。

科學家分析,導致“鼴鼠”停滯的原因可能是火星表面下的巖石或沙礫。實際上,任務團隊在選擇裝置安放地點時已盡量避開巖石較多區域,且“鼴鼠”在設計時也設計了鏟除小石塊的功能。

“洞察”號溫度測量裝置首席科學家施波恩表示,團隊決定下探作業暫停兩周,以進一步分析“鼴鼠”的處境,并制定解決方案。

盡管“鼴鼠”下行受阻,但溫度測量裝置的測量功能運行正常。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后,“鼴鼠”上的傳感器可測量土壤的熱導率,即熱量穿過土壤的難易程度。當“鼴鼠”下探到一定深度時,傳感器還可測到來自火星內核深處的熱量,這些熱量來自放射性物質衰變以及火星形成時儲存的能量。

據介紹,“洞察”號溫度測量裝置團隊本周將進行加熱試驗,測量火星表面的熱導率,還將使用“洞察”號甲板上的輻射計來測量火星表面的溫度變化。

“洞察”號于去年11月26日在火星艾利希平原成功著陸,執行人類首次探究火星“內心深處”的任務。(記者譚晶晶)

關鍵詞: 洞察 火星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