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三晉糧倉”春耕新圖景:新科技成春耕“主力軍”

時間:2019-04-04 09:46:59    來源:新華網    

運城市是山西省最大的小麥主產區,素有“吃白面,找運城”和“三晉糧倉”之稱。當前正值春耕備耕有利時節,在運城市廣袤的麥田里,農戶正在使用高效植保、節水灌溉等新技術新機具,進行大面積春耕春管作業。

“再給我加兩桶肥,我家地里馬上要春澆了。”在運城市臨猗縣,孫吉鎮南樊村農民趙慶紅一大早就來到縣城的“加油站”,不過,他不是給車加油,而是給地里的小麥“加肥”。

趙慶紅說的是一種新型水溶肥,具有生產成本低、不污染環境、抗病蟲害能力強等特點,不僅能減少肥料用量,還能實現增產,在干旱地區還能突破水資源瓶頸,這對習慣了大水大肥的農民來說是件“新鮮事”。

據了解,近年來運城作為試點,通過實施水肥一體化,率先推廣應用新型液體肥料,摸索總結出了一套田間實用方法。截至目前,運城各縣已經建起液體肥加肥站500多家。

俗話說“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在運城市芮城縣萬畝黃河灘地,一臺自走式噴灌機正在對小麥進行春澆。記者看到,這臺噴灌機可以在田間自由移動,隨時隨地進行澆灌,并且它可以通過調節進口的壓力來控制水量,讓噴灌機噴灑的霧化效果更好。

芮城縣許坡村種糧大戶李勇說:“我今年種了500多畝小麥,過去春澆一次地需要十天半個月,現在有了這個新機器,三五天時間就能澆完了,而且能節省一大半的水量。”

芮城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李峰潮告訴記者,這個自走式噴灌機不僅解決了即時給水問題,還解決了水肥同期問題,能夠有效防止土壤板結。

除了給農戶們展示先進的農機具,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還將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手把手、面對面向群眾講解小麥春管技術。

運城市農業農村局副調研員王根玉說,各地農技人員搶抓當前的小麥拔節期,指導農戶科學春管,通過在田間地頭指導,讓農民朋友們切身感受到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的巨大生產力,把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到千家萬戶,為今年運城400萬畝小麥豐產提供全方位保障。(記者王飛航)

關鍵詞: 三晉糧倉 春耕新圖景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