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預測潛在生物多樣性有了新數學模型

時間:2019-07-04 11:36:24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3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馬占山研究員在國際期刊《生物地理學雜志》上發文,基于一個用于描述生物多樣性時空分布的新數學模型,提出一項預測估計潛在生物多樣性的方法。

潛在生物多樣性也被稱為“暗”生物多樣性,其概念類似于物理學中“暗物質”,一般指局部群落中可能并不存在,但存在于特定生境的區域物種庫中的物種,如用于預測未來氣候變化條件下全球生物多樣性潛在變化,或估計各個地質年代曾經歷過的生物多樣性變遷。而在微生物菌群研究中,其意義更為特殊,例如研究人體內或人群中菌群多樣性動態變化的潛在峰值等。

馬占山介紹,潛在生物多樣性重要特征之一,是“暗”多樣性的研究或估計,受觀察者或觀察時空影響,因此有學者提出用量子力學模型進行估計。在家居環境中,由于不同方位的室內環境可能具有不同光照和溫濕度條件,自然會影響室內環境中的菌群種類和數量,即菌群多樣性。室內菌群的研究是目前建筑學和微生物交叉研究領域的重要熱點課題,已有科學家探索室內環境微生物菌群動態對于居民健康的影響。

此項研究,正是以室內居家環境菌群動態變化的數據,示范了“潛在多樣性”的預測估計。作者提出了新的模型,采用室內包括了來自人、寵物、家居環境的菌群多樣性數據,有效描述了不同時空菌群多樣性的三維動態變化,并指出,住宅中一些影響居民生活和健康且難以解釋的因素,或許就是小小微生物菌群在作怪。(記者趙漢斌)

關鍵詞: 潛在生物多樣性 新數學模型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