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 3人共同分享650萬元

時間:2019-10-08 13:56:58    來源:科技日報    

據諾貝爾官方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威廉·凱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門扎,以表彰3位科學家開創性的發現——他們解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氧氣適應過程的機制,為我們了解氧氣水平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也為抗擊貧血、癌癥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他們將共同分享9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650萬元)的獎金。

動物需要氧氣才能將食物轉化為有用的能量。人類對氧氣的重要性認識已經持續了很多個世紀,但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不清楚的是,細胞如何適應氧氣水平的變化。當動物細胞周圍的氧氣水平發生變化時,它們的基因表達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基因表達的這些變化會改變細胞代謝、組織重塑甚至改變機體反應,例如心率和通氣量的增加等。

3位獲獎者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并適應不斷變化的氧氣供應。他們發現了可以調節基因的活性以應對不同水平氧氣的分子機制。3人曾因這一成就共同獲得2010年蓋爾德納國際獎和2016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

威廉·凱林1957年出生于紐約,于2002年成為哈佛醫學院的正式教授。自1998年以來,一直是霍華德·休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2010年,凱林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彼得·拉特克利夫1954年出生于英國蘭開夏郡。在牛津大學成立了一個獨立的研究小組,并于1996年成為正式教授,是倫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臨床研究主任、牛津大學的目標發現研究所所長和路德維希癌癥研究所成員。

格雷格·塞門扎1956年出生于紐約,于1999年成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正式教授,自2003年以來擔任約翰·霍普金斯細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研究計劃的主任,塞門扎于2008年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迄今為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一共頒發過110次,共有219名科學家獲得過該獎項,其中包含12名女性科學家。(記者何屹房琳琳)

關鍵詞: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