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科幻作品中,2020年代表著那個遙遠的、一切皆有可能的未來:汽車可以在天上飛,人的意識可以在互聯網中遨游,到處都是情商智商均在線的機器人,虛擬和現實纏繞在一起……
2020年已經悄然而至。它與科幻作品中的2020似乎不大相同。
不過,無論是在幻想,還是現實中,人工智能都已經成為社會重要的支撐技術之一。
讀懂人心的機器人?目前他們還不懂何為人心
2020年,38歲的機器人心理學家蘇珊·卡爾文,被機器人赫比騙了。
赫比告訴她,她悄悄喜歡著的那個人——米爾頓·阿希,也愛她。一向矜持的學者蘇珊,在這個消息面前,變回了一個小女孩。
赫比,是機器人公司莫名其妙造出的一臺能讀懂人心的機器人。公司的專家們始終不明白,究竟是哪道工序出了錯,讓赫比有了這項多余的能力。
但是,赫比依然嚴格遵循著“機器人三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
他不傷害人,于是他撒謊。他投其所好地對人們的提問做出回答,只是為了避免傷害人的感情。
這個故事發生在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集《我,機器人》中。注意,小說寫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
遺憾,也慶幸,我們現在還無法擁有赫比先生。
讀懂人心?不好意思,機器人不知道何為人心。它們確實能和人類插科打諢地聊上幾句,偶爾也會陰差陽錯地聊到你心坎上。但這背后,是語料庫,是算法,是概率。
我們至今還造不出善解人意的機器人。
如今,人工智能會下圍棋,能打王者榮耀,成績也都還不錯。但從學習效率的角度來講,實在算不上高。
舉個例子,人只需要在駕校學習十幾到幾十個小時,就能開車上路;開上個五六年,就成了“老司機”。機器雖然可以不眠不休,但它要花十萬甚至上百萬個小時才能習得一項技能。更要命的是,機器很難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每一項科目,對它來說,都是全新。所謂“數學學得好,物理不會差”這種事情,在機器身上是不存在的。
研究者也提出了很多人工智能的前進方向,比如自監督學習、無標簽數據訓練等。人們也在期待新的超越深度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技術。畢竟,直到現在,深度神經網絡依然是個黑箱。人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常常也有種蘇珊面對赫比的無力感——你究竟哪里出了錯?
阿西莫夫最為著名的是他的“機器人三定律”。在這一點上,我們的2020年跟上了科幻作家思想的步伐,人工智能帶來的倫理問題已經開始叩問社會管理體系。但解決這些問題,沒法靠抽象的定律,還得靠具體的共識和措施。
用腦機接口控制機甲?連馬斯克都沒說要這么干
2020年,一頭怪獸出現在阿拉斯加海域。
它是來自外星球的巨型怪物。環太平洋地區海底深處的缺口,成為外星球入侵地球的通道。
其實,為了抵御巨獸,人類一直在做準備。他們組建了機甲戰隊。這些巨大的機械士兵,由兩名腦部神經網絡互相連接的操縱者進行操作。機甲,成為士兵身體的延伸;而鋼鐵巨獸,因為人的操控,也有了智能。
怪獸和機甲戰士一打起來,那動靜之大,簡直是天地為之變色。不過,外星人似乎智商不太高,總派怪獸來“肉搏”;人類顯然棋高一著,“不止于大”,還有著不俗的機械、電子工程和軟硬件技術。
這樣的硬核戰爭發生在電影《環太平洋》中。電影上映于2013年。
要讓機甲也身手矯健、反應迅速,人類大腦就要與機甲直接連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這一技術我們也有,叫腦機接口。
曾有專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腦機接口技術已經進入第三階段。第一階段是科學幻想階段,第二階段是科學論證階段,第三階段主要聚焦用什么技術路徑來實現腦機接口技術,也就是所謂的“技術爆發期”。
腦機接口可大致分為兩種: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前者是在大腦中植入電極或者芯片;后者則是用電極從頭皮上采集電信號。
還好,我們并不需要面對外星人派來的巨型怪獸,也就不用造出機甲戰隊來打架。腦機接口技術目前主要用于醫療。
但和科幻作品中的描述相比,現實可用的腦機接口技術,實在太過“小兒科”。畢竟,侵入式的腦機接口,存在感染風險,還會讓使用者頻繁忍受重新植入的痛苦;而非侵入式的腦機接口,操作起來麻煩,還并不精準。一個非常影響“用戶體驗”的問題是,腦機之間的信息傳輸速率會讓習慣上網沖浪的你仿佛回到農耕時代,感嘆一句“車馬郵件都慢”。
2019年,被稱為“科學狂人”的馬斯克宣布他的公司Neuralink已經找到了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辦法——用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向人類大腦植入一些很細的線,通過USB-C接口,實現大腦信號的讀取。其表示,有望在2020年開始進行人體測試。
雖然很多專家覺得這個想法還太激進,但他們依然對馬斯克的嘗試充滿期待。
以假亂真的電子羊?我們似乎還沒這個需求
2020年,里克很羨慕自己的鄰居。鄰居養了一匹小馬駒,是真馬。
核戰后,地球上的動物瀕臨滅絕。想買真的,價格高昂。
里克曾養了一只綿羊,真的綿羊。羊死了后,他弄回了一只電子羊。那是一只精密到可以亂真的假綿羊,可以騙過樓里所有的鄰居。
2020年,人類已經能造出仿生人。不過,仿生人只能在外星球呆著,服務移民的人類;一旦私自逃回地球,就會被追捕。如何分辨出仿生人?一項很關鍵的測試,是看他們對野生動物是否有同情心。
每一只活著的動物都太珍貴了,人類會不自覺地憐愛它們。
這是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中的故事。1982年,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銀翼殺手》上映,它還有個名字,就叫《公元2020》。
很多人會討論仿生人,但在這里,讓我們討論一下電子羊。
一只看起來軟乎乎的電子羊,怎么生產出來的?
其實,想做出逼真的電子寵物,并不容易。機器的行動方式通常是僵硬的,像小狗那樣旋轉跳躍,有很高技術難度?,F在,科研團隊也正在研究自適應柔性機器人,它們可以有更多獨特的運動方式,能在奇奇怪怪的空間里更安全地工作。但是,這對機器人的機械結構、電機、電子控制和材料選擇都有很高要求。
前段時間,索尼公司推出了升級版的寵物電子狗Aibo。它的長相和真正的寵物狗相去甚遠,滿臉都寫著“我是個機器人”,絲毫不具有“以假亂真”的野心。Aibo有人臉表情識別能力和創建室內地圖的能力。它身上有22個節點和運動傳感器,能對人類的撫摸做出反應。它可以自然地搖尾巴,晃腦袋,發出聲音,與主人交流,滿屋子亂竄。
不過,不管它有多聰明,它還是一只一眼就能看出是冒牌貨的電子寵物狗。人類未必需要聰明的寵物,但需要能從中獲得溫暖和愛的寵物。
“擼貓”“吸狗”的快樂,冷冰冰的機器還是沒法提供呀。(記者 張蓋倫)
關鍵詞: 機器人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