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三千到八千年前非洲古人類DNA被解析 包括說班圖語的人的起源

時間:2020-02-04 15:29:36    來源:科技日報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演化學論文,分析了3000年前到8000年前的古人類DNA,并以基因組學聯系了非洲人類種群的譜系。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古老的非洲DNA,為理解人類種群的歷史提供了深刻見解,其中包括說班圖語的人的起源。

非洲擁有比地球任何其他地方更大的人類遺傳多樣性。而非洲喀麥隆西部的“ShumLaka”是一處重要的考古遺址,對于研究中非西部的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史前歷史具有重要意義。“ShumLaka”處于草原地區——據信是班圖語的發源地。班圖語系是班圖人的語言,而班圖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現今的語言學家、考古學家和遺傳學家,數十年來一直在研究班圖語的起源和傳播。

此次,包括美國哈佛醫學院、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以及比利時、喀麥隆、中國等地多家大學博物館的聯合團隊,詳細分析了4名埋葬在此的古代兒童的DNA——其中兩名來自約8000年前,另兩名來自約3000年前。研究團隊發現,他們的祖先和當代中非西部的狩獵采集者最為相似。這一發現暗示,生活在喀麥隆西部的人和非洲說班圖語的人,并非是這幾名兒童所代表的個體或種群的后裔。

研究團隊對基因組的分析結果,還顯示出混雜跡象,暗示這些兒童的祖先與來自其他種群的個體發生過混種交配。此外,還能辨別出三次明顯輻射進化(指一個種群獲得了某種關鍵特征,從而獲得了打開自然界中不同生態灶或適應區大門的“鑰匙”,從而導致大量新生特征和種群的涌現),其中一次輻射進化發生在30萬年前至20萬年前,由此誕生了至少4個主要譜系分支——構成了現今的種群。

研究的主要作者、蒙特利爾大學人類學家伊莎貝爾·里伯特表示,“ShumLaka”是了解非洲中西部深厚歷史的參考點。此處遺址最早由考古學家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發掘,其可以帶領人們了解非洲中西部歷史上的關鍵時期,正是這一時期最終導致了鐵器時代的冶金和農業。(記者張夢然)

總編輯圈點

物種起源是個永恒的有吸引力的話題。對古代和當前非洲人口的基因組分析表明,人類的物種起源其實相當復雜。它更像是多區域起源。這次,研究者在喀麥隆西部高原的巖洞ShumLaka找到了四個孩子,分析后發現他們的血統與目前說班圖語的人不同——他們并非生活在此的人類的先祖。但這究竟意味著什么,還無法給出確切結論。畢竟研究者目前只分析了從該遺址獲取的四個樣本,數量實在有限,要提出新的問題,補足新的證據,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關鍵詞: 非洲古人類DNA被解析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