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成果!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催化劑均相化新思路

時間:2021-03-25 09:07:12    來源:科技日報    

3月16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吳長征教授實驗課題組和工程科學學院代力學系的吳恒安教授理論計算課題組合作,將電催化活金屬溶解于熔融態鎵中,成功實現了非均相催化劑表面活位點的均相化,將二氧化碳還原產物甲酸的選擇提高到95%以上,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自然·催化》雜志上。

非均相催化劑由于存在各種缺陷、臺階、轉角、晶面等,表面的活組分往往處于不同的局域配位環境,導致出現多活位點并存現象,由此造成產物選擇下降。而均相催化劑由于活中心單一,結構簡單、明晰,在產物選擇以及用作反應機理研究模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將非均相催化劑均相化有望成為催化能提升以及推進反應機理研究的關鍵途徑。

針對這一挑戰,吳長征教授團隊獨辟蹊徑,選擇以室溫熔融的金屬鎵作為具有二氧化碳還原電催化活的錫和銦的基底,從一種全新的角度實現了錫和銦非均相催化劑的均相化。原位結構表征和第一原理分子動力學模擬發現:固態時,錫和銦形成了相分離的納米團簇,均勻嵌入在固態該基質中;而液態時,錫和銦以單原子形式游離分散在熔融態鎵中。進一步電子結構表征顯示,負載在液態鎵中的活中心相比于固態鎵具有顯著增強的還原,使得二氧化碳還原產物甲酸的選擇由固態時的30%左右提高到了液態時的95%以上,析氫副反應得以明顯抑制。此外,液態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氧化還原可逆以及表面組分的可流動,表現出自修復特,其催化穩定得以顯著改善。

該項研究成果探索了液態材料作為非均相催化劑負載基底方面的可行,為非均相催化劑均相化提供了一種新的表界面合成思路。(記者吳長鋒)

關鍵詞: 催化劑 均相化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