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舟山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助力災后重建 定損更快捷

時間:2021-08-10 10:25:09    來源:科技金融時報    

日,舟山市嵊泗縣枸杞鄉海上牧場,白色無人機騰空而起,在受損貽貝養殖海區上快速飛行。經過8小時的航攝后,完成了定損工作。

受臺風“花”影響,舟山水產養殖受創。“一下子全年的努力都打了水漂。”對枸杞貽貝養殖戶來說,此次損失極為慘重。為此,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涉海研究所與浙江省漁業互保協會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充分運用衛星遙感、遠距離無人機與飛控臺等科技手段,為災害評估、災后重建提供重要的基礎數據和決策分析依據,第一時間挽回養殖戶經濟損失。

據初步統計,此次嵊泗地區貽貝養殖受損面積約1500余畝。按照往年,貽貝養殖場定損主要通過海上養殖網格化管理,采取臺風后人工巡查的方式,耗時費力,且不能保障全覆蓋。“如果采用原方法,至少需要10多天的時間,此次采用的衛星遙感動態監測系統的方式,8小時內基本完成工作。”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涉海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采用不同時期的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進行海上養殖建設臺風前后變化監測,利用基礎空間數據、總規、歷史及最新不同時相的遙感影像數據,通過檢測變化、自動和半自動人工比對、空間分析等技術實現對海上養殖建設的監控,同時配合海上無人機巡邏,實現全天候覆蓋。

“這樣定損更快捷、效率更高。”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探索技術與應用的高效結合,對海上養殖違章建筑、海洋養殖浮球污染、海上養殖定損/擴張、海洋環境等進行動態監測,助力漁業轉型升級。(何伊伲 林上軍)

關鍵詞: 舟山市 衛星遙感技術 定損快捷 海上養殖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