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甲蟲仿生智能設備可實時監測皮膚健康狀況

時間:2021-09-09 09:25:03    來源:科技日報    

據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報道,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模仿雄潛水甲蟲,發明了一種個化皮膚護理智能一體式設備。該設備由微柱塞和水凝膠組成,可黏附在皮膚表面,同時收集和監測體液,實時監測皮膚的健康狀況,為更準確地診斷和治療痤瘡等皮膚病鋪了道路。

人體皮膚表面的pH值不僅是一種生化和醫學研究指標,還控制著皮膚的屏障功能,防止微生物(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馬拉色菌)定植。當pH值偏離正常時,會導致嚴重的皮膚病,如炎癥皮膚病、細菌感染甚至皮膚癌。為了對皮膚病進行準確的原位診斷和個化治療,迫切需要簡便直接地收集生物體液,進行即時pH值測量等。

然而,為皮膚護理開發的傳統非侵入診斷設備有局限,往往不太準確,而且需要昂貴的設備來分析結果。設備使用的化學黏合劑會刺激甚至損害皮膚,這使得它們很難被重復使用或長時間使用。此外,在濕潤或彎曲的皮膚表面保持黏附也很困難。

潛水甲蟲是一種水生昆蟲,它們進化出一種特殊的黏毛發,稱為剛毛,可以幫助其在水下附著在配偶身上。其前腿上的剛毛具有獨特的吸盤狀結構和空腔,可以使其牢固地附著在潮濕和不規則表面上。

受雄潛水甲蟲的啟發,研究人員發明了微型人工吸盤,可以黏附在皮膚上,同時收集和監測體液。他們將捕獲液體的水凝膠嵌入到微型柱塞中,以監測pH值水。水凝膠會及時從表皮吸收液體以增強黏附,并隨著皮膚酸度的不同改變顏色,從而指示皮膚的pH值。

結合機器學技術,研究人員還開發了相應的軟件應用程序,可以根據水凝膠的顏色自動量化pH水。此外,該設備還可用來檢測皮膚病(如痤瘡)的早期跡象。

今后,研究人員希望將該設備應用于個化皮膚治療貼片、醫用黏合材料和診斷技術。“基于該研究結果,希望它可以用于皮膚病生物標志物的現場診斷。”論文作者之一、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神經系統的前博士后研究員樸博勇(音譯)說。(實記者張佳欣)

關鍵詞: 甲蟲仿生智能設備 實時監測 健康狀況 皮膚病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