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旅游 > 正文

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段建設有序推進

時間:2018-12-24 10:43:17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大面洪門望沙河”“一進東門天涯寺”……昨日,記者來到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段的回龍灣,只見該處打造的綠道,每行幾步就能看到刻在木板上的文字,“這些句子是流傳已久的勞動號子,描述的是龍泉驛古驛道要經過的地方。”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段工作人員馮龍揚說,此舉也是為了將古驛道文化更好融入回龍灣。

據了解,回龍灣是古驛道南山十二景之一,也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占地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按照“龍首為碧潭、龍身為游徑、龍爪為彩林、龍鱗為景致”的文化構思打造。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工。

其實,回龍灣的基本完工正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段建設有序推進的一部分,今年以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段已建成綠道45.2公里,引進江蘇一德等重大項目3個,同時增綠增景近3萬畝,超額完成年初所設增綠增景2.5萬畝的目標。

建成全市首個會議碳中和林

森林公園龍泉段超額完成增綠增景目標

今年10月,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會議碳中和林”項目落成儀式在龍泉驛區茶店鎮白果村舉行,這標志著成都首個、也是全省首個會議碳中和林基地正式建成。

據了解,建成的碳中和林面積為500畝,其20年間產生的碳匯量將完全抵消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期間產生的1387噸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碳零排放。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碳中和林建設組織“節能低碳主題知識競賽”優勝者以個人名義種植樹木2018棵,并掛牌紀念,凸顯出城市森林公園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理念。

記者了解到,除碳中和林以外,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段還完成植被恢復造林0.13萬畝、飛播造林0.05萬畝、封山育林1.55萬畝,正實施龍泉山生態提升工程項目0.5萬畝、“認養一棵樹、增綠龍泉山”0.18萬畝、國土綠化0.13萬畝、“包山頭”植樹履職0.1萬畝,新建水蜜桃新技術新品種集成示范基地0.25萬畝,“2018年2.5萬畝增綠增景任務能順利完成,有利于進一步夯實生態本底,建好城市綠心。”馮龍揚表示。

完善基礎設施

建成龍泉山森林綠道45.2公里

與回龍灣緊鄰的是已建成并向市民開放的寶倉灣。寶倉灣項目施工面積約1.6萬平方米,森林綠道2公里,主要栽植欒樹、無患子、香樟、樸樹等喬木219株,紅葉李、紫薇、芙蓉等花喬140株,以及花葉莨姜、八角金盤、鴨腳木等若干地被植物。另建成景觀亭1座、觀景平臺3個、古井2座。

記者在現場探訪時看到,項目的步道掩映在喬木、青草之間,且采用的是防滑材料,不僅可供老人、小孩行走,也可供騎行愛好者在此騎車。馮龍揚介紹,回龍灣和寶倉灣的建設,都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段森林綠道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秉持‘可進入、可參與’理念,今年我們建成龍泉山森林綠道45.2公里,在完善景觀節點和森林綠道等基礎設施的同時,正逐步疊加生活、消費和產業功能。”

成功引進重大項目3個

項目招引促建成效明顯

根據龍泉驛區政府和江蘇一德集團簽署的協議,未來,一個名為“龍泉山國際文化旅游度假區”的大型項目將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段落地。據介紹,該項目將被打造為集文化展示、古鎮體驗、藝術生活、主題度假、民俗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大型文旅綜合目的地。具體而言,龍泉山國際文化旅游度假區將由“一鎮、一谷、一寺、一源”四大功能區構成,分別為盤龍鎮、桃花谷、石經寺、龍泉源,規劃建設64個核心項目。

此外,華僑城客家文旅科創小鎮也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以洛帶古鎮為核心區域,致力于打造一條以客家、文創、中法文化、休閑娛樂為核心,文旅科教、生態康養、運動科技為主導產業的“東進”發展軸。

馮龍揚表示,“這些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推動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在康養、旅游、文創、體驗等領域的持續發展,逐步將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成高品質的市民游憩樂園。”記者 白洋 李自強 文/圖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