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革命老區,山東紅色文化底蘊深厚,革命文物資源豐富。近年來,山東通過強調規劃引領、開展資源調查、建立協調機制等有力措施,在數字化保護利用、沉浸式演繹場景、紅色傳統教育、融入鄉村振興等方面積極探索,涌現出一批典型案例與經驗做法,為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高質量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保護展示利用新探索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了2021年度山東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評選工作。山東博物館申報的“‘五位一體’推進館藏珍貴革命文物數字化保護利用的新探索”等8個案例成為典型案例。山東博物館開展的“館藏珍貴革命文物數字化保護及山東省革命文物數據庫建設”項目集革命文物保護、研究、展示、傳播利用、綜合管理“五位一體”,在科學保護前提下,對館藏珍貴革命文物進行活化利用。項目負責人、山東博物館副館長高震介紹,項目創新提出了“前置保護修復”環節,將項目中200件革命文物的本體保護與數字化保護融合,確保革命文物的歷史真實性,完整地保存歷史信息。在實體展覽的基礎上,山東博物館上線“讓黨旗永遠飄揚”云展覽,利用網絡新媒體,推出革命文物“云直播”。項目中山東省革命文物數據庫的開發,還利用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是山東省革命文物大數據建設工程的開端。
2021年以來,德州市博物館不斷開展紅色文化主題展覽社會教育,整合全市革命歷史文物資源,舉辦“血礪忠誠——冀魯邊區革命歷史文化展”和“山東渤海軍區教導旅革命歷史文化展”等紅色文化主題展覽,不斷創新宣講形式。同時創新研學實踐活動,培養小小紅色志愿者,宣傳和推廣紅色革命文化知識,傳承紅色基因。
王文抗戰舊址位于濱州市博興縣純化鎮東王文村內。2021年7月27日,當地在東王文村舉行了王文抗戰舊址保護修繕工程公眾開放日活動,吸引村民、學生等200余人參加。工作人員對王文抗戰舊址總體情況做了現場匯報,并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進行現場教學,向大家講解王文戰斗的歷史,把鮮活的黨史學習教育內容送到群眾家門口。
紅色傳統教育新成果
山東省立足紅色資源豐富的特點,利用紅色資源,積極服務好黨史學習教育。在全省遴選100處革命舊址和27處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編印《山東省依托革命文物資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場所》,并在“云游齊魯”平臺上線革命文物專區,制作紅色地圖,向全社會推介。同時,遴選100個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革命場館特色展陳向社會推薦,這是對革命文物、紅色文化的全景式、立體式、延伸式展示,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
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濱州“渤海老區”獨特的紅色資源和扎實的革命文物保護工作成果,設置了啟發、引導式革命文化暨黨史學習教育視頻教學課程。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歷時9個月,經過層層審核,首部展示渤海老區革命斗爭歷史和傳承“老渤海精神”的中小學革命文化視頻教學課程《飄揚的旗幟 奮斗的精神——永載革命史冊的渤海區》已制作完成。教學課程結合中小學校實際,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教育云平臺和教學光盤進入全市中小學校免費播放,為全市200余所中小學校開展革命文化課堂學習提供豐富素材,受到師生們的歡迎。
煙臺市牟平區博物館現轄雷神廟戰斗遺址,是膠東地區著名的紅色革命紀念地。近年來,該館不斷改陳更新,形成了圖文并茂、聲光電齊備、頗具規模的陳列。同時,該館創新導覽方式,努力講好雷神廟戰斗紅色故事。2020年以來,牟平區博物館全新打造了“紅色流動博物館”,先后整理制作了“雷神廟戰斗圖片展”“牟平革命史圖片展”“牟平英雄人物傳”等紅色革命題材的圖片展覽,利用“紅色流動博物館”的形式,將展覽送進校園、送進社區、送進村莊,讓更多的人民群眾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家門口的紅色博物館”。
濰坊市博物館通過“盡善盡美唯解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題展”的紅色展覽創新實踐,探索出了“聯動辦展”新模式、“4321多位一體”紅色宣傳新模式、紅色流動展覽“六進”新路徑。濰坊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館創新采取“聚合聯動”辦展模式,與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等3家單位合作,將“濰縣團”戰旗等各單位革命文物精品98套(件)薈萃于展覽之中。結合濰坊獨具特色的木版年畫、全形拓等非遺技藝,舉行了“版之印記——革命版畫帶回家”等社教活動。還建立了一支專業紅色宣講團體,全力打造紅色宣講新模式、展覽新路徑,讓革命文物蘊含的紅色基因永續相傳。
融入鄉村振興新實踐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紅色旅游、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深度融合,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
柏莊村位于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桑園鎮,保留有魯東南特委和北海銀行兩處舊址,并在2021年完成了兩處舊址的室內展陳,現已正式對外開放。該村充分挖掘紅色資源,保留了街巷院落完整的紅石部落,開發了系列紅色旅游商品,形成了“紅色旅游”品牌。柏莊古村項目負責人孫婉瑩表示,2018年起,柏莊古村建設了村史館、游客接待中心、沿河商鋪及研學特訓基地,配套建設了“花海迷宮”“紫藤花園”等景觀元素,打造了由開發商投資建設、村民參與經營,集紅色旅游、人文歷史觀光、數字農業、采摘餐飲、民宿居住等于一體的旅游綜合體。2020年,該村建設了占地200畝的四時共享田園,打造現代農業新業態,探索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沂南縣文化和旅游局以山東省青代會會址所在常山莊村為依托,利用村民和革命前輩當年居住的古院落,還原20世紀40年代初的場景。常山莊村里的山東紅嫂家鄉旅游區還打造沉浸式演出小院,推出《跟著共產黨走》《婦救會》《戰地醫院》等6個短劇。演員是當地農民和文藝愛好者,用當地方言演出,當地人,當地話,演當地事,深情質樸,感動人心。景區里的保安、保潔、園丁等,聘請的都是當地村民。村里還通過土地流轉,打造了農產品加工等多種產業模式,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逐漸回鄉就業。“紅色文化+沉浸演藝”的模式,促進了當地農民就業與增收。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32億元,推進實施了133個革命文物保護展示項目。下一步,山東將在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深入開展革命文物資源調查和館藏革命文物評估定級。以劉鄧大軍渡黃河、八路軍進山東、抗戰交通補給線等革命文化線路保護展示為重點,推進沂蒙、膠東、渤海、魯西等革命文物片區建設。同時,推動革命舊址、革命博物館與高校、中小學建立合作交流平臺,推動革命文物走進學校思政課堂,提升全省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水平,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為革命文物綻放新時代光彩作出新貢獻。(李晶媛)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