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朱元璋、朱棣都是霸道帝王,明朝何以出現四大宦官專權!

時間:2022-04-03 21:41:27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東漢、唐朝、明朝三朝是"宦官干政"比較嚴重的時期,畢竟明朝屬于三朝中的最后朝代,前兩朝的經驗教訓給了明朝一些好處:大明宦官勢力始終被皇帝控制,沒有出現漢唐那樣的大權旁落、性命受到威脅的危險局面。

朱元璋嚴防宦官,朱棣卻對宦官放權,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皇帝總希望一股獨大。

(1)朱棣和朱元璋都對"皇權一股獨大"有不切實際地迷戀

元朝宦官亂政的教訓使其有了前車之鑒的心理,再加上,朱元璋作為草根出身,對于宦官本身的"厭惡"也讓其看不上宦官。由此,嚴禁宦官干政。

朱元璋大殺天下,不僅僅只是開國功勛、文武官員,就是對不聽話的普通百姓也是如此。關于"鏟頭會"的記錄就是明證。朱元璋對于"一言堂"有著深切的迷戀。

但朱元璋殺了那么多的人,最終只好采用普通百姓最信任的"血統"來維系天下,不想卻步了西漢、西晉的后塵,導致"藩王勢大"。

朱棣靖難之變后,同樣有對皇權"一股獨大"的"迷戀"。朱棣對文武官員同樣不信任,由此放出宦官用以制衡文武官員。

(2)任何人只要是群居動物都需要制衡的,皇權也一樣,但對于權力擁有者往往忘記這一點,"自我膨脹"地朱棣將宦官拉了出來

朱元璋采用的方式比較野蠻--屠戮。

朱棣采用的則是"宦官制衡",朱棣之所以沒有選擇屠戮,主要是朱棣手下的文武不像朱元璋手下那幫悍將一樣桀驁不馴,而是懂得進退。朱棣和朱元璋一樣也封了35人爵位:兩公、十六侯、十七伯。這些人在朱棣面前都比較老實。

朱棣同樣不放心,用"鎮守太監"監視武將,用錦衣衛監視文臣。結果,錦衣衛勢力過大,朱棣創立東廠再去制衡錦衣衛。

正是朱棣創立"廠衛制度",日后宦官勢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宣宗皇帝繼位后,宦官勢力正式全面開花。先后出現了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四大宦官。

關鍵詞: 文武官員 宦官干政 普通百姓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