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宋朝名相寇準,曾受到了“血“的教訓

時間:2022-04-08 13:53:31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寇準作為宋朝名相,對宋遼關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寇準是華州下邽人,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常被戲稱為"寇老西兒"。寇準十九歲就考中進士,仕途比較順利。他這個人很有個性,生性豪爽,不拘小節。太宗時期,有一次,寇準在大殿奏事,說的話很不合太宗的心意,太宗氣走之時,寇準拉著他的衣服耍賴不讓走,搞得太宗很尷尬。

寇準家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寇相在五代后晉的時候中過進士,在一個貴族府第做秘書一類的小官。寇準生下來后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家里沒了頂梁柱,慢慢地就變窮了。

但是寇準的母親有著前瞻性的眼光,很重視對兒子的教育。寇準也很爭氣,聰明好學,在書海中汲取營養,對《春秋》三傳,讀得滾瓜爛熟,理解得相當透徹。

寇準小的時候雖然很聰明,卻不好好讀書,整天跟一群小混混們玩雞斗狗。他的母親雖然對他管教得很嚴,但還是管不住他。

有一次,他的母親看見他又去鬼混,很生氣,順手拿了一個秤砣砸向了不爭氣的兒子。很顯然,寇準再硬也沒有秤砣硬,頓時寇準的腳背上被砸開了花,一時間血流滿地。從此寇準吸取了"血"的教訓,不再吊兒郎當。

年輕氣盛的寇準在朝中樹了不少政敵。

有一天,寇準騎馬的時候,路邊突然沖過來一個瘋子,在寇準面前連呼"萬歲"。于是有人抓住這一點在宋太宗面前大做文章,寇準不服,于是兩個人就以潑婦罵街的形象在御座面前吵了起來,完全忘了旁邊瞪著眼的皇帝。宋太宗一怒之下,把兩個人都貶出了京城,但對寇準很是思念。

宋真宗熱衷于封禪事業,寇準也不傻,十分配合真宗自欺欺人的迷信活動。

他不僅主動要求參加封禪大典,還向真宗報告轄區內的乾祐山出現了"天書",真宗看寇準這么識相,就慢慢恢復了對他的信任。

天禧三年(即1019年),王欽若被罷相之后,寇準再次上臺做了宰相。

淳化初年,北宋朝廷處理了兩樁受賄案,但情節嚴重的王淮,僅被打了一頓板子,又被撤職,不久就官復原職了。而情節較輕的祖吉,竟然被處死了。寇準知道這是王淮的哥哥,也就是參政王沔搞的鬼,于是在淳化二年(即991年)議論朝政得失的時候,讓宋太宗把王沔找來

當面解釋案情。宋太宗聽了就責問王沔,王沔嚇個半死,連連謝罪。

宋太宗的時候,立皇儲的事令他十分頭疼。

當時一般的大臣都不敢提及立儲之事,因為大臣馮拯曾上疏請立皇儲,被太宗貶到了鳥不

屎的嶺南。太宗問寇準:

"應立誰為皇太子?"

寇準回道:

"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后妃、中官(太監)商量,也不能跟我這樣的近臣謀劃,最好是選擇一個眾望所歸的人立為太子。"

太宗很賞識寇準說真話的性格,不久就立了襄王為太子。

關鍵詞: 他的母親 自欺欺人 吊兒郎當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