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關羽威震華夏,在史書里非常罕見,影響到底有多大?

時間:2022-04-08 16:36:38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發生了至少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劉備從曹操嘴里,虎口拔牙,奪得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與魏王曹操平起平坐了,大家都是王了。

第二件大事,劉備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關羽隨即率兵北伐,攻打樊城,于是,"襄樊之戰"爆發。

劉備稱漢中王,曹操當然非常生氣,在東漢王朝,只有他曹操才可以稱王,劉備一個織席販履的人,怎么能稱王呢?

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這讓曹操頭疼了很久,也恐懼了很久。

懼怕到什么程度?曹操都想遷都了,以避開關羽的鋒芒,由此可見,曹操怕關羽怕極了。

遷都可不是小事,更不是鬧著玩的,只有國家即將滅亡,才會考慮到遷都,否則,怎么能隨隨便便遷都呢?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為什么要遷都呢?因為,關羽來了,因為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個輝煌的戰果,讓曹操恐懼,這個輝煌的戰果,逼得曹操不得不考慮遷都,實在沒招了。

那么,關羽的威震華夏,究竟有多厲害呢?究竟影響有多大呢?

關羽北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他是曹操的得力助手,也是曹氏宗族大將,曹仁被關羽打的閉門不出,毫無招架之力,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向曹操求救,曹操于是派當時的五子良將之首左將軍,假節鉞的于禁,督七軍三萬多人,救援樊城,同時,猛將龐德一同出征。

結果,一到樊城前線,于禁就翻車了,關羽利用天氣原因,水淹七軍,生擒了于禁,斬殺了龐德,于是,一時間,很多地方勢力都接受關羽的封號,響應關羽,關羽聲勢浩大,威震華夏。

《三國志 關羽傳》記載: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這個華夏,不是指今天的整個中國,而是指當時的整個中原地區。

即便是當時的中原地區,這個影響也太大了,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威震華夏,震動了整個中原,可想而知了。

曹操甚至想遷都,不敢與關羽硬碰硬,避開關羽的鋒芒,能讓曹操這樣的厲害人物,退避三舍,甚至是遷都,可不簡單。

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能稱得上"威震華夏"的,也只有關羽一個人,這四個字,也似乎是關羽的專屬。

從當時關羽取得的戰績和影響來看,關羽是完全可以稱得上"威震華夏"的。

首先,曹仁在樊城不敢出戰。

曹仁當了縮頭烏龜了,曹氏宗族大將,居然如此懼怕,甘愿受辱,可見關羽的強大。

其次,生擒于禁,斬殺龐德。

五子良將之首,于禁被活捉,于禁是左將軍,當時曹操手下唯一的假節鉞,猛將龐德被殺,于禁七軍三萬多援軍,都做了俘虜,可見關羽的本事。

最后,曹操嚇破了膽,居然要遷都,避開關羽。

曹操怕過誰?怕過呂布嗎?沒有,怕過袁紹嗎?沒有,怕過周瑜嗎?沒有,但是,現在怕了關羽。

因此,從以上結論可以看出,關羽的威震華夏,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這四個字,關羽也當之無愧。

關鍵詞: 水淹七軍 整個中國 襄樊之戰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