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觀,字伯瀾。元朝至正二十四年出生(1364年),建文帝四年逝世(1402年)。明朝江浙行省池州府貴池縣(今安徽貴池)人。是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辛未科狀元,也是明朝第一位連中三元者(鄉試、會試、殿試均為第一)。
《明狀元圖考》黃觀畫像
他的父親是入贅到了一戶許家人,因此黃觀原本叫許觀(文中仍稱黃觀)。洪武十七年應天鄉試第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黃觀以貢生入太學為監生。洪武二十四年會試第一,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殿試策論中主張"屯兵塞上,且耕且守,來則拒之,去則防之,則可中國無擾,邊境無虞",被太祖朱元璋取為殿試第一名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升任禮部右侍郎(正三品),這時黃觀上書朱元璋要求改姓黃,許觀這才改姓名為黃觀。建文元年(1399年),任右侍中(建文改制,設侍中,為正二品,地位低于尚書,高于侍郎,明成祖即位后就被廢除。)。
科舉考試雕像(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建文帝即位不久,削藩引發燕王朱棣叛亂。黃觀草詔痛斥燕王朱棣,要他"散軍歸籓,敕身謝罪",他也徹底得罪朱棣。建文帝四年,燕王朱棣逼近南京,建文帝讓黃觀帶著玉璽前往長江上游地區募兵勤王。但就在黃觀領兵到達安慶之時,燕王朱棣已攻破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朱棣剛入南京開始了戰后清算,公布要抓拿的"奸臣"名單,黃觀名列第六。
建文帝畫像
黃觀留在南京的家人全數抓住,妻子翁氏和兩個女兒被賜給了象奴(象奴主要職責就是馴象,主要來源是戰俘、進貢,地位極其低賤,奴隸身份時代相傳)。黃觀妻子翁氏也是忠貞至純之人,不愿受此屈辱,趁象奴拿她的首飾去買酒席之時,帶著女兒及家屬十人投淮清橋下而死。黃觀聞訊,招家屬之魂,葬于江上。停船羅剎磯,穿好朝服,朝東拜別,投長江自盡。燕王登基后,痛恨黃觀忠于建文帝,將他從《登科錄》中將其除名。
明成祖朱棣畫像
黃觀幼子由他的弟弟黃覯帶著逃亡至貴池,后代也于此繁衍。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監察御史龔文選上奏朝廷,獲準為黃觀翻案,并尋訪到了黃觀后人,由官府給予廩膳,上奏朝廷立祠奉祀,釋放了仍流放戍邊的黃觀姻親后人翟氏、氏,廩其裔于學宮。補謚"文貞",文貞是僅次于文正的謚號。忠信接禮曰文,憂國忘死曰貞,忠道不擾曰貞。龔文選在尋訪黃觀后人之時也透露了他為什么為黃觀翻案,他自己正是黃觀族人,只不過是改姓了而已"身即侍中(黃觀)族裔,往避難竄蜀,改姓耳"。
黃觀由入贅之家,連中三元,登上了明朝科舉巔峰。卻遭遇到了明初最大的政治變動"靖難之變",痛斥反臣朱棣,危亡之際募兵勤王。明知南京已難保,仍帶兵順江而下,希望能保住自己所忠于的建文帝。但最終也是無回天之力,但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黃觀無愧于自己這個"三元及第",也無愧于"文貞"之謚。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