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李淵起兵僅三萬人, 卻只用了七年就平定天下, 究竟是為何!

時間:2022-04-12 13:34:15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泱泱華夏五千年,出了幾百個皇帝,而唐朝開國皇帝李源可以說是存在感比較低的一個了。因為有三個皇帝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的姨父是大隋高祖文皇帝楊堅,他的表弟是大隋世祖明皇帝楊廣,他的兒子是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有這樣三個皇帝在周圍,自然顯得他不那么突出了。然而他的能力是不容小覷的,隋朝末年,他與李建成李世民等起兵反隋。先殺副留守,起兵晉陽,又建大將軍府,揮師南下,僅僅率領三萬士兵,就在七年之內打敗了隋朝幾百萬大軍,一統天下,建立唐朝。這時,疑問便產生了,李淵是如何以區區三萬人馬打敗隋朝的呢?

我認為有以下四個原因:

第一,我認為憑李淵自身的能力,完全可以一統天下,做一國之君,只是他的能力被低估了而已。李淵可是出身于名門世家,根據《舊唐書》等史料的記載,李淵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顯貴。李淵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時官至太尉。李淵七歲時,父親李昞去世,其襲封為唐國公。就這出身,加上家庭渲染和熏陶,雖然當時不敢說是帝王之才,可怎樣也是一個將帥之才了呀。并且他個人魅力很優秀,他為人灑脫,不拘小節,寬容待人,禮賢下士,所以他起兵的時候有很多文人武士愿意追隨他,這為他后來的一統天下打下基礎。

第二,李淵在與別國的多次戰爭中積累了寶貴的戰斗經驗。隋煬帝征高句麗,李淵督運糧草于遼東。公元615年,李淵率軍擊敗起義軍。一年后,李淵率兵對抗突厥,屢次獲得勝利。這些戰功,不僅給李淵積累了戰斗經驗,更是步步高升,帶領了更多的兵,實力不斷加強,這給他以后的不斷成功打下了雄厚的基礎。他發現時機成熟之時,就開始了揮師南下,逐鹿中原的道路。

第三,李淵未當上皇帝之時,他就懂得了外交之道,可謂真是深謀遠慮啊。他知道,古代很多起義軍都敗在了后院起火上,所以他要和突厥打好關系。李淵先給突厥寫了封書信:"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突厥可汗自然很高興,短時間內不與李淵發生沖突,所以李淵擁有了一個穩定的大后方。他還善于聯合其他反隨勢力,不與他們發生沖突。同時,他打著清君側的口號掩人耳目。這都為他統一全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他巧妙地借助了瓦當軍的力量。他知道瓦當軍的力量不容小覷,所以就假裝吹捧瓦當軍首領李密,巧妙地讓他咬住王世充,替李淵鞏固了東部防線。最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扮演了漁翁的角色,看著起它起義軍死的死傷的傷,而自己在慢慢壯大。

這就是我認為的李淵成功的原因,你認為呢?

關鍵詞: 一統天下 不容小覷 戰斗經驗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