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為什么魏忠賢在掌權的時候,明朝沒有外敵入侵?只因他做了2個決定

時間:2022-04-13 12:55:07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一直以來,奸臣在大家心中都是不好的形象,可是如果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他們,也許也能發現他們的好,他們的所作所為不一定全是對國家有害的。有時候皇帝也要依靠他們來治理國家,能當奸臣的人都不會是平庸的大臣,要不然如何利用職權去謀取私利,而且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這就是他們的能力。在明朝有一位眾所周知的奸臣,不用小編多說,這個人大家肯定都很了解的,他就是魏忠賢。

他是明朝末年的奸臣,很多人都把明朝滅亡的罪責歸到他身上,因為要不是他當初插一腳來管理國家,那么明朝也不至于會這么快就衰落。他的名聲可謂是臭名遠揚了,當初就是他跟手下的閹人一起操控了朝廷,最后把百姓的生活攪得亂七八糟的,等崇禎皇帝上臺后,終于才這個奸臣鏟除了。在魏忠賢身上,他根本沒有洗白的點,如果客觀一點看他,是不是真的沒有什么值得大家去挖掘的呢?其實并不是,當初魏忠賢管理朝政的時候,他做了很多措施。

而這些政策有很多都是有利于國家發展的,要是沒有他實施的這些措施,也許明朝的邊疆早就守不住了。不過很多人都沒有看見他在這方面的貢獻,因為他做的壞事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大家忽略了他的付出,這也是可以說得過去的。魏忠賢這么貪的性格,當他掌握朝政后,他肯定是想方設法得到更多權力,讓自己的位置變得更加牢靠,為此他還專門設立了自己的組織,只有拉攏更多人站在他這邊,他才有可能站在朝廷上屹立不倒。要不然他一個閹人,遲早會引發朝廷上眾臣的反對。

那個時候的天啟皇帝又不管朝政大事,這就讓魏忠賢更加有機可乘了。天啟皇帝又特別看得起他,畢竟魏忠賢是看著他長大的,因此他就把朝政都交到魏忠賢手上。而魏忠賢這個人的野心就在這個時候凸顯出來了,他掌握政權后,很多人都想要來依靠他,因為他的權力是越來越大了。雖然說魏忠賢這個人真的很貪,但是他除了貪之外,在管理國家這方面也是有自己的見解。而在他掌權的時候,為何會沒有外敵入侵呢?因為他知道一個國家最需要的是什么。

然后他做了兩個決定,讓明朝免受外敵入侵,那個時候的明朝已經是內外受敵了,所以主要任務是要增強兵力,所以他的第一項決定就是要增強兵力,而培養兵力的關鍵是要有資金。這一方面魏忠賢他也想到了,因此,他又做了一個決定,就是頒布一項工商稅,這個稅收帶動了國家的收入。其實他這樣做最根本都目的就是為了給國家的國庫存多點錢,畢竟打仗是需要很多錢的。軍隊的支出占國家支出的絕大部分,如果說一個國家沒有足夠的錢財,那么支撐這個國家發展下去的力量就沒有了。

魏忠賢的這個舉動是大大解決了明朝的軍費問題。這樣才會有兵力加強邊境的防范,這也是為何在魏忠賢管理的這段日子里,外敵不敢入侵的主要原因,因為這個時候明朝的邊境防護是強有力的。外敵想要入侵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魏忠賢這種人注定是活不久的,崇禎本來就看他不順眼了,等到他上臺后,魏忠賢就不可能還安然無恙,崇禎是太子的時候,他就已經看出魏忠賢的野心了,只不過他的哥哥很看得起他,而自己也還沒有真正坐上帝王之位,對他的厭惡感絕對不能表露出來這么快。

等到他上臺的事后,第一件事就是鏟除魏忠賢,除了他,對于他的黨羽,崇禎也毫不留情,一并鏟除了,并且還接手魏忠賢手下的東廠。很奇怪的是,在魏忠賢臨死的時候,他告訴過崇禎,絕對不能重用東林黨人,怎知道崇禎上臺后,他并沒有聽勸,反而是非常看得起東林黨人。因為當初他認為魏忠賢說的這些話都是騙他的,無非就是想讓明朝在他的手上滅亡,怎知道過了十幾年后,崇禎就真的因為重用了這些人害得國家滅亡了。

在魏忠賢管理的時候,民間有發生過動亂,但是很快就被魏忠賢平定下來了。但在崇禎上臺后,又發生動亂了而這一次的動亂并不像以前那樣容易解決,最后這次的動亂就奠定了崇禎的滅亡。其實當時要不是因為崇禎重用這些東林黨人,他也不至于最后會得到如此下場,身為一位帝王,最后竟然要去求大臣來救自己,真的是可悲。

天啟皇帝雖然不是當皇帝的料,但他最聰明的一點是懂得如何用人,魏忠賢這個人雖然野心很大,但是他知道魏忠賢對這個國家還是有用。而崇禎就看錯了,他以為東林黨人會是很好的棋子,結果自己也因錯用人而喪命。

關鍵詞: 管理國家 增強兵力 這個時候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