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朱棣為何執意千里遷都?恐怕不是風水那么簡單

時間:2022-04-14 19:42:44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本文西奇妹將從歷史背景與科學的角度,來揭秘朱棣遷都的真正原因。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最近比較煩。

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剛剛躺倒"明孝陵"里,千挑萬選定下的首都"南京",就被自己那個叫Judy(朱棣)的兒子給搬走了。

南京?沒毛病啊?身為六朝古都(吳、東晉、宋、齊、梁、陳),其地理位置一向是極好的。西有長江天塹,東有鐘山屏護,易守難攻。且江南乃富饒之地,水道交錯,物產豐富。

但西奇妹不知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全都是短命王朝。難道真的是南京的風水出了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Judy(朱棣)有話要說。

心虛:

朕到底還是心虛。

朱棣的皇位,是從自己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取的,很多人在內心深處對他的"正統"仍舊心存鄙夷。雖然建文帝朱允炆本人早已不知所蹤,但南京可是建文帝的大本營,那些擁護他的大臣們眼線們都還在。將自己的皇位安在人家的老巢中,心理強大如朱棣,到底還是覺得不安穩。所以遷都北京,給朕安排!

安全:

朕在尋找安全感。

既然遷都是"勢在必行",那么遷到哪兒去呢?當然是自己的老巢--北京。朱棣在當燕王時的藩地就在北京,可以說北京就是他的大本營,是唯一能給予他十足"安全感"的地方。經過幾十年的經營,自己的人和勢力都在那邊。如果局勢有變,自己也完全有把握搞定。所以遷都北京,給朕安排!

震懾北方:

朕在守國門。

我們都知道明朝最大的對頭就是蒙古人。曾經的"元大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蒙古族興盛的標志。雖然蒙古人已經被趕回北方草原了,但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重返北京。雖然奪取政權的手段不光彩,但不可否認,咱們Judy(朱棣)是個好皇帝。他將國都遷到蒙古人的家門口,也能起到震懾北方的作用。據統計,Judy(朱棣)曾五次出征草原,每次都是將北京作為出發地。蒙古人一提到"北京Judy",就控制不住地瑟瑟發抖。天子守國門,穩。所以遷都北京,給朕安排!

風水:

朕信分水。

諸葛亮曾經評價過南京的風水:鐘阜龍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

什么意思呢?他說南京的東南方是鐘山,形似龍蟠,而西郊是石頭城,形似虎踞(如今南京城東西兩條主干道也恰恰命名為龍蟠路、虎踞路,不信你們看看地圖)。

可是諸葛亮的這個說法,很多人認為是在給孫權下套,騙他來南京定都(孫權:老頭子壞的很,我信你個鬼!)

真相如何呢?我們還得來借助衛星圖(上圖)。從衛星圖上看,東南方的鐘山(紫金山)面積巨大,西郊的石頭城與鐘山一比,顯得實在迷你。風水上說的"龍盤虎踞",可不僅與位置有關,還與體量也有關。南京縱使有龍盤虎踞之勢,但這樣的大龍(鐘山)與這樣的小虎(石頭城)在一起,生活能和諧嗎?

來看看先后在此定都的幾個短命王朝:

孫吳:歷經69年滅國。東晉:歷經102年滅國。南朝宋:歷經59年滅國。南朝齊:歷經23年滅國。南朝梁:歷經55年滅國。南朝陳:歷經32年滅國。

看完是否覺得形勢嚴峻?但好在朱元璋的軍師是劉伯溫,劉大神看出了其中玄機,勸朱元璋將首都從南朝宮城的位置暫且搬到鐘山支脈富貴山腳下。這個位置能稍稍避開一些龍虎相爭的格局。

除了這個"龍虎相爭"的風水格局,傳說中南京城還被楚威王埋過金,被秦始皇挖過山。這一系列的折騰,也或多或少對南京格局產生蝴蝶效應。所以Judy不敢托大,他怯了。

反觀北京,"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南襟河濟,北枕居庸……關口上下百十,而居庸、紫荊、山海、喜峰、古北、黃花鎮險厄龍著。會通漕運之利,天津又通海運,誠萬古帝王之都。"所以遷都北京,起駕!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留言給西奇妹,發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本文由西奇博物館原創發布。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關鍵詞: 遷都北京 龍盤虎踞 未經許可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