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張居正參加鄉試時顧璘使其落榜,張居正后來對其十分感激

時間:2022-04-16 18:50:06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萬歷年間的首輔張居正可謂鼎鼎大名,他的萬歷新政可以說為大明王朝延續了半個世紀的壽命。作為鼎鼎大名的首輔,他也是少年英才。十三歲就參加鄉試,但是就在這個鄉試上他栽了溝,后來他對這個讓他落榜的人并未懷恨在心,反倒是十分感激。

張居正

張居正參加當年在湖北舉行的鄉試落榜的原因就是顧璘堅持不予錄取。所以自幼受到無數人吹捧的"天才少年"張居正忿忿不平,心里非常不服氣,他認為自己不管是學識還是思想,都無人可及。

顧璘

然而見到顧璘以后,張居正卻恍然大悟自己落榜的原因。

其實早在招生之前,顧璘就已經認識張居正,畢竟"江陵才子"的大名人盡皆知,而顧璘本人對少年張居正也是非常看好,認為張居正日后定然是國之棟梁。但等到13歲的張居正去參加鄉試,顧璘卻對監考官員趙御史表示,張居正是大才,如果讓他這么早就進入官場,難免會對當時的歪風毫無抵抗力,最后反倒是難以有成。最好是讓他遲幾年,等到才具老練了,將來的發展更是沒有限量。出于此,顧璘才有意讓張居正"落榜"。

得知真相的張居正恍然大悟,他再沒有任何怨言,反而恭恭敬敬地拜別顧璘,重新回到故鄉,又經過長達三年的歷練與學習,十六歲的張居正再次踏入了鄉試的考場。

這一次,帶著不同的心態與面貌,更加成熟的張居正中舉,恰逢顧璘在湖北擔任督工,張居正不遠路途迢迢前去拜見,見面的那一刻,張居正仍舊恭恭敬敬的施禮致謝,對于曾經讓他"落榜"的顧璘,他沒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感激。

而顧璘為表示對張居正的看好與器重,當場解下自己的犀帶贈予張居正,并說:"君異日當腰玉,犀不足溷子。"這句話對于張居正是極大的鼓勵。

果不其然,后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張居正任內閣首輔,為挽救大廈將傾的明朝,實施萬歷新政,力挽狂瀾,終成一代名相。

清朝學者蔡岷瞻曾如此評價:"明只一相,張居正是也。"

而張居正在成就非凡以后,還如此表達對于顧璘的感激:"仆自以童幼,豈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思以死報,中心藏之,未嘗敢忘。"

這段話,便可見一代偉人的非凡氣度與胸襟

關鍵詞: 恭恭敬敬 鼎鼎大名 恍然大悟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