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既生儀,何生衍”,張儀與競爭對手公孫衍之間的恩怨

時間:2022-04-16 21:50:30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張儀正是利用了這個致命的弱點,游說于各國君主之間,離間他們,由此達到破解合縱的目的。張儀與公孫衍的恩怨,讓人想到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不禁也想感嘆一句"既生儀何生衍"。

世間有如管仲與鮑叔牙一般的莫逆之交,也有如張儀與公孫衍一樣的競爭對手。

為了應對此舉,張儀使用連橫之計破解,即"事一強以攻眾弱"。從此兩人成為了針鋒相對的敵人,幾乎斗了一輩子。

共侍秦國利益政見相左,公孫衍遭排擠逃往魏國

其實公孫衍與張儀之間的恩怨由來已久,最初兩人都在秦國時,就結下了梁子。

作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兩人有很多的相似之處,譬如都來自魏國、都曾依附于秦國,按理說就算無法成為知己,也不應該是仇敵。究竟是什么事情,導致他們最后分道揚鑣?

正當公孫衍暗中收受魏惠王賄賂,準備說服秦惠王放棄攻打魏國之時,張儀突然來到秦國。

公孫衍一手促成五國合縱,張儀與之作對破壞聯盟

此前經過秦國的多番打擊,魏國不管是軍事實力還是經濟狀況,都受到了重創,一時之間很難恢復元氣。

很明顯公孫衍也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開始極力促成魏國和另外六國的合作,這也是他首次提出合縱之策。

如果沒有成功的例子,僅憑一張嘴去說服六國,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他先爭取與齊國結盟,一同派兵攻打趙國,結果不出所料,趙國毫無還手之力,敗下陣來。

就這樣公孫衍的計劃再度被打斷,但是他也看到了合縱聯合對秦國造成的巨大威脅,更加篤定了內心的想法。

張儀連橫失利魏國叛秦,公孫衍趁機奪相再促合縱

這次的失敗,使得張儀和秦國的陰謀敗露,魏惠王大怒,并將張儀遣返回秦國。

只有趙國誓死抵抗,結果被秦軍一直追到家門口,損失慘重。

可惜這次他雖然又一次說服了幾個國家的聯盟,但是當韓國攻打秦國時,所謂的盟國根本無人前來支援,秦軍大敗韓軍。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關鍵詞: 競爭對手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