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漢武帝茂陵之中珍寶無數,但最值錢的當屬一把寶劍

時間:2022-04-18 13:53:18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漢武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還開辟了遼闊的疆域,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稘h書》評敘劉徹"雄才大略",《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國歷史書內,"秦皇漢武"經?;ハ嚆暯?。他的功業,對中國歷史進程和之后西漢王朝的發展影響深遠。

公元前87年,漢武帝駕崩,停靈于未央宮前殿。

《西京雜記》載:"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梓宮中的漢武帝,穿著傳說中的金縷玉衣。因為漢武帝的身材高大,所以他所穿的金縷玉衣比歷史上其他的金縷玉衣更寬大,足有1.88米長,其上有金線串在一起的玉片2498枚。

僅一件陪葬衣就如此奢華,足見漢武帝的隨葬品有多豐富。根據《漢書》的記載,"武帝棄天下,霍光專事,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錢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為九十物,盡瘞藏之",而《新唐書》中亦有"武帝歷年長久,比葬,陵中不復容物"的說法。

由此可見,因為漢武帝在位的時間比較長,又締造了漢朝的鼎盛之治,因此,漢武帝在位期間國庫充盈,為自己準備這些天價隨葬品實屬常情。

另外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漢武帝將康渠國進獻的一批玉器,以及漢武帝生前時常閱讀的三十卷雜經封在一個純金打造的箱子里,在其死后被帶入地宮中。漢武帝生前養了九匹寶馬,分別為:浮云、赤電、絕群、逸驃、紫燕騮、綠螭驄、龍子、麟駒、絕塵。漢武帝臨終前,讓工匠按照這九匹馬的形態,雕刻了九尊玉器,一并隨葬。

在漢武帝的隨葬品中,亦不乏做工精巧的名器,如:長安著名工匠丁緩的得意之作臥褥香爐。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考古學家在西安發現了多件臥褥香爐,這種器物的形狀為球形,內部裝有一大一小兩枚圓環,大的圓環被固定在球體外殼上,較小的圓環則被嵌套在大環中,雙環的軸體相互垂直,而盛放香料的容器又被嵌在內環中。

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香爐外殼在隨意滾動的情況下,仍可保證容納香料的容器維持平穩。這種原理,與現在的陀螺儀大同小異。要知道,這可是兩千年前工匠設計出來的機械結構。相傳,漢武帝陵中最珍貴的隨葬品,就是高祖劉邦"夢斬白蛇"所用的那把寶劍?!段骶╇s記》有云:"劍身仿秦劍,劍上有七采珠、九華玉以為飾,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

《漢書》中記載了這柄劍的由來,早年的劉邦貪杯好色,是個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年輕的劉邦時常眺望咸陽的方向,發出"大丈夫當如此耳"的感嘆。某日劉邦不知從哪里找到一條銹跡斑斑的鐵棒,他對身邊的人說這是從南山仙人那里得到的寶劍,這把寶劍的名字叫"赤霄"。

劉邦還說,自己并不是凡人,而是天宮中的赤龍。遠在咸陽的秦始皇也是一條龍,不過他卻是與赤龍對立的白龍,將來赤龍必定取代白龍。劉邦稱,仙人對他說秦始皇的元氣化作一條白龍(白蛇),最近一段時間都會停留在豐西大澤的位置,只要自己能斬殺這條白龍,就能斷送大秦基業,取秦始皇而代之。人們聽了劉邦的話,都覺得這小子在白日做夢沒人當真。

某天,劉邦和幾個小混混聽說豐西大澤附近經常出現行人消失的疑案,劉邦意識到時機已到,于是,便帶著伙伴一塊趕往事發現場。劉邦派出一名探子前去探路,探子回報說路上出現了一條粗長的白蛇。隨即,劉邦立即孤身前往,說自己要殺掉這條白龍。眾人在原地等了一天一夜,可劉邦卻一去不復返了,大家都以為劉邦死在了白蛇的嘴下。

不久,幾個膽子大的小伙伴前去查看。眾人來到大路上,只見路邊橫著一條蛇尸,竟是被人斬成兩段。劉邦躺在一旁的大石上睡的正香,手里還握著一把光彩照人的寶劍,而他平日里從不離身的銹鐵棍竟消失不見了。大伙走上前去探看,發現寶劍上面端正地刻著"赤霄"二字,大為驚詫。后來,這把劍便隨著劉邦南征北戰,幫助他締造大漢基業。

據《晉書》的記載,這把斬殺了白蛇的赤霄寶劍因為一場大火被焚毀了。倘若《晉書》的記載不假,那么,漢武帝隨葬的那把赤霄應該是"贗品",或是劉邦的后人重鑄的。只不過,漢武帝不論如何都沒有想到,他這一生耗費幾十年,耗盡百萬民夫血汗的茂陵,并沒有蔭福后世的劉漢皇帝,也沒能讓他在陰間永享繁華。

漢武帝死后沒多久,盜墓賊們便成群結隊地來到茂陵,成批地將漢武帝隨葬的寶貝搬空。至于那柄傳說中的赤霄寶劍,亦不知下落了。

參考資料:

【《漢書》、《晉書》、《新唐書》、《西京雜記》】

關鍵詞: 西京雜記 金縷玉衣 臥褥香爐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