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何曹操不放火箭?魯肅:他太精明,還藏了一計

時間:2022-04-19 19:37:05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每當說起《三國演義》的故事,期間種種情節讓人津津樂道,"三英戰呂布"、"單刀赴會"、"舌戰群儒",都成為了十分著名的場景,而作為主角之一的諸葛亮,其智謀更是被描述的淋漓盡致,不但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更是精通天文地理,成為了赤壁之戰獲勝的關鍵角色。

而我們今天,不妨也分析分析其中一處知名畫面:"草船借箭",諸葛亮在不耗費錢糧的情況下,只在半夜用了數十條船,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就輕松從曹操水寨中騙取了10萬支箭,用于備用1。

這讓人感到佩服的同時,也深深讓人感到疑惑,當時曹操選擇放箭,是否為最佳的選擇呢?

從曹操的角度出發,在此之前,曹操剛剛在江面一場小會戰中失利,與此同時,又被周瑜設計,斬除了水軍將領蔡瑁張允,只能用于禁等人進行代替,在水軍操練尚且不成熟的情況下,避敵鋒芒,拒絕作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必須提防對面的偷襲。

在不清楚敵軍勢力的情況下,射箭成為了一個不錯的方法,然而有人或許會提及,為何曹操不用火箭呢?實際上同船的魯肅就會告訴你,幸好沒放,諸葛亮太過于精明,實際上還藏了一個計謀。

先來說說火箭是否的存在的問題,中國最早記載火弓箭的文獻,正是出現在228年三國對峙期間,魏軍郝昭在射出的箭上裝上了火把,焚燒蜀國諸葛亮攻城的云梯,從而守住了陳倉,從而達到了縱火的目的。

而孔明船只上,所扎的都是易燃的草人,一群戰船一字排開,用火箭射擊,豈不方便?

如果曹操真的這樣做,恐怕只會中孔明的下懷,這是因為,在火燒赤壁當中,東吳水軍在天時地利人和上,可以說是占到了極致,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黃蓋的苦肉計更是立下重大貢獻,但是這也正好說明,火船只有接近敵軍營寨,才能夠產生出最大的威力。

而諸葛亮的這數十只船,在如此接近曹軍營寨的情況下,一旦射到,指揮船只直接沖進曹操營寨,那么措手不及的,反而是曹軍。

從后續曹操和程昱交談的片段不難看出,實際上他是提防了火攻的,只不過認為在缺少東南風的情況下,才放松了警惕,很顯然曹操也想到了眼前的這一步。

當然,"草船借箭"也是有在正史上的主角,其實是孫權,當時的他乘坐大船前來觀看曹軍營寨,根據《魏略》提到:"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至于諸葛亮,并沒有受到周瑜迫害,甚至兩人可能連面都沒有見過,畢竟諸葛亮在說服東吳抗曹之后就連夜返回了夏口,此時的周瑜尚且還在鄱陽湖操練水軍。

而作者羅貫中,將其略微加工,于是就有了諸葛亮借箭的故事,但是這要在現實中,應該還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

關鍵詞: 的情況下 曹軍營寨 草船借箭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