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明朝國姓是“朱”,為規避皇家忌諱,老百姓差點吃不上豬肉!

時間:2022-04-20 16:48:33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在我國古代,統治者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威嚴,往往會嚴令人們不得在說話和文章中直接用他們的名字,而要用別字或諧音字代替,這就是所謂的"避諱"。

那問題來了,明朝皇帝姓朱,那么當時的殺豬匠們,需不需要避諱尊貴的國姓"朱"呢?

避諱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公羊傳》稱:"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說的就是這件事。不過在明代,朱元璋本人對于"朱"和"豬"的諧音并沒有什么忌諱,反倒是后來的明武宗朱厚照,對"豬"字非常敏感。

其實統治者也不是傻子,如果百姓們需要避諱的東西太多,那結果就是兩種,要么禁令成了一紙空文,朝廷威嚴掃地,要么嚴格執行,殺得人頭滾滾,民怨沸騰。

關鍵詞: 民怨沸騰 一紙空文 統治者們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