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唐太宗時期的宰相馬周是怎樣的一個人!

時間:2022-04-21 11:47:19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提到馬周,不得不說兩件事,一個是我們偉大領袖對他的評價【傅說、呂望何足道哉,馬周才德,迥乎遠矣。】把馬周和傳說中的傅悅和姜太公相提并論,這水平肯定是不同凡響的。

另一件是他評價漢武帝的一句話;【孝武皇帝雖然窮奢極侈,但承文、景遺德,故人心不動。向使高祖之后,即有武帝,則天下必不能全。】漢武帝歷來被人看作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代帝王,追捧者眾多,但是馬周一語道破漢武帝存在的問題,而且直言其所作所為有亡國之危,之所以沒有亡國,是因為大漢子民經過文景之治的長期安定和發展,人心向漢,是文帝和景帝的德行使漢武帝的那些亡國之舉沒有造成嚴重的民變,如果沒有文景之治多年穩定民心,而是在漢高祖得到天下以后直接傳給漢武帝,那么漢武帝的所作所為必激生民變,天下必不能全。

馬周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是因為楊廣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楊廣也像漢武帝一樣,胸懷大志,征戰四方,開疆擴土,成就也很大,但是他前邊只有隋文帝短短幾十年的穩定時期,人心還沒有真正安定下來,對大隋的強烈認同感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楊廣最后失敗。

正如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周曉瑜所說:馬周在貞觀年間,針對當時存在的諸多重大問題進行利弊分析,并及時上書唐太宗,或者使已經出現的失誤得到糾正,或者見微知著,提示了對將要發生的事情進行干預的原則和方法,從而為貞觀年間的政治改良乃至"貞觀之治"的形成和延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馬周經常以歷史上人物的得失來直接說明問題,上面評價漢武帝就是比較典型的一例,他還經常借助楊廣失敗的案例勸唐太宗,暢行節儉,于民休息,他認為楊光的失敗就是沒有與民休息,馬周說;隋煬帝橫征暴斂,囤積了大量的糧食,隋朝貯糧的洛口倉被李密得到,所以李密可以組織起數萬軍隊對抗朝廷,京西府庫的糧食到現在我們還沒吃完,貯積本來是國家的正常事務,應當使百姓有余力然后征收儲藏,怎能使百姓勞苦而強制征收,結果卻拿去資助賊寇,這樣儲藏是沒有好處的。

正是馬周這些引經據典,推敲古今的清醒的認識,及時提醒太宗的行政方略,預防減少了不少錯誤,偶有錯也能及時糾正,成就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

馬周布衣出身,放誕不拘,給常和做門客,教了常和一些治國策略,在朝堂上說與太宗,太宗十分驚奇,問常和何以這么多不同凡響的認識,常和說出,這些都是門客馬周所言,于是太宗召見馬周,自此后,馬周便平步青云,官職像火箭上天一樣,蹭蹭往上升,民間甚至傳出只用一百天就做到宰相的傳說,甚至說他是太上老君派來專門輔佐大唐興盛的??上яR周壽命不長,四十多歲就死了,非??上А?/p>

關鍵詞: 貞觀之治 所作所為 不同凡響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