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鴻章考中進士,不久太平天國亂事發生,他以翰林院編修的身份,回鄉組織團練,隨后投身曾國藩幕府。
李鴻章
同治元年(1862),曾國藩攻下安慶,命李鴻章在安徽募組淮軍,與列強合作夾擊太平軍。而后,太平天國亂事告終,李鴻章被封為一等肅毅伯,賞戴雙眼花翎。
同治九年(1870),李鴻章又因平捻有功,出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開啟了其"外人震其名,聲出政府上,政府亦倚之為重"的生活。
當時,李鴻章經管事務之多,涉及領域之廣,幾乎無人能及。梁啟超在李鴻章死后不久,亦稱其為"第一流的緊要人物"。
盡管李鴻章在當時無論中外皆威名遠播,卻總因洋務與外交責任歸屬問題,生前受輿論的抨擊,死后聲名亦無法逃脫批判,而這些看法,最后都成了后人論斷李鴻章的素材。
李鴻章劇照
李鴻章受清流批評所累
李鴻章一生飽受輿論攻擊,與晚清的官場生態有關。
光緒初年,恭親王奕欣與南派漢籍官僚的密切合作,加深慈禧對己身權力可能不保的隱憂。慈禧為此趁隙挑撥南北派系,大肆放縱言路,造成以翰詹科道為主的北派中人順勢而起。
慈禧
自光緒初期開始,因為南北派系的白熱化與清流言論的抨擊,使得言官集中彈劾督撫或疆吏案例的例子不知凡幾。
此時雖然沒有"清流黨"這一名詞出現,但這群人于光緒年間已成氣候,形成小規模的群體,借輿論左右朝野變動。
而鴉片戰爭之后,"漢奸"一詞的性質,也因條約體系的形成,而使原本華、夷間的分野漸趨模糊。
要知道,鴉片戰爭之前,"漢奸"多半被用于稱呼當時自愿為外國人服務的平民百姓,但從道光開始,在官方文書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最后轉而被清流一派用來稱呼因變法而持續與西方接觸的洋務派、外交家與吸收西學的學者。
同光年間,清流大多以"攘夷"自覺,而參與變法的大臣一時間成為"箭靶",紛紛因為推行洋務,而飽受言路糾彈。
清流大多因"攘夷"偏向主戰,而慈禧意圖以主戰的醇親王奕譞取代掌控洋務的恭親王奕欣,因此更加放縱言路,雙方遂一拍即合。
此時,李鴻章坐擁淮軍,身為洋務大臣又與恭王關系緊密,自然逃不了言官的追擊。
面對此番窘境,李鴻章除了于信件中以"清議之禍,于明季如出一轍"一語自嘆外,甚至以"窮京官,爛名士"一詞稱呼清流。
梁鼎芬參劾李鴻章
李鴻章首次廣為流傳重大的彈劾紀錄,發生在光緒十一年(1885)年。
據清德宗實錄的記載,梁鼎芬此年任翰林院編修,不滿因李鴻章在中法戰爭中主張議和,因而上奏彈劾李鴻章。
梁鼎芬在奏章中以嚴苛法律條文,詳密構織諸多罪狀,甚至列出李鴻章十大可殺之罪。結果,光緒將梁鼎芬以"誣謗大臣"之罪降級調職。
光緒劇照
誰也沒想到,梁鼎芬卻因"妄劾"而備受擁戴,時人甚至將其比擬為明代因權臣嚴嵩而受盡折磨的楊繼盛!由此可見當時清流風氣之盛,已形成以"彈劾李鴻章"為時尚的群體。
此時,清流攻擊政敵或權臣的詞匯,越具有攻擊力,便越能引發群體間的肯定與贊頌。
梁鼎芬的下場,并未像明代楊繼盛那般凄慘。他在1885年辭官歸鄉,中法戰爭前后成為張之洞智囊團的重要成員。
翁李之隙
中法戰爭后,慈禧與醇親王聯手"倒恭用醇",南北派系皆因此遭受重創。此后,慈禧收束言路,清流遂一蹶不振。
以往南北對立的狀況,轉而被--以翁同龢為首的"南派",和長期控制軍政大權的李鴻章"淮系"--兩大派系所替代。
至光緒十五年(1889)光緒親政后,雙方對立的態勢更是明顯。
此時,翁、李兩派仍舊為了攘夷間"主戰主和"的態度,吵得不可開交。雙方你來我往進行言論攻防。
中法戰爭結束后,李鴻章持續受到言官糾彈,即使聲名顯赫,仍因這些與洋務、外交事業相關的彈劾案,而被弄得灰頭土臉。
光緒十四年(1888),御史余聯沅在奏折中便以"是洋人以利啖李鴻章,而李鴻章以利誤國家!"如此強烈的語氣,來表達對李鴻章誤國的憤慨。人們認為洋務派通曉洋務、結交外人,無疑將國家未來交付在外國人手中,因而多半對洋務派大肆譏彈。
由此,可以了解此時人們對洋務派多半帶著"短視近利"的"有色眼鏡"。而他們留下來的評論文字,連帶地影響了后人對李鴻章的印象。
此時,身處滿清權力中心的李鴻章,無怪乎會有"三十年來,日在謠諑中"的感嘆。
翁同龢畫像
翁李之仇隙,成為晚清史上的重大議題,雙方除了于官方記載中頻頻為了現實利益交手,各種逸聞趣事亦被傳述得繪聲繪色。
特別是光緒十一年(1885),翁同龢執掌戶部,力行緊縮財政要求節流,掀起了翁、李兩人長達十年角力的序幕。
"北洋海軍添購槍炮"之爭議
翁同龢與李鴻章爭執最為激烈的問題,莫過于"北洋海軍添購槍炮"的爭議。由于官方檔案與翁同龢文稿中皆無此記錄,遂成為探究翁、李兩人關系中的重要公案。
為什么此事會廣泛為人知曉?到底此事是否真實存在?事實上,這則舉世聞名的公案,確實曾經發生。
翁同龢拒絕北洋添購槍炮之說,出自王伯恭的《蜷廬隨筆》。王伯恭身為翁同龢的學生,卻對甲午戰敗后的責任歸屬,有此評論:
"翁大司農復奏定十五年之內,不得添置一槍一炮,于是中國之武備可知矣。"
王伯恭論及甲午問題時,仍然對翁同龢不分主次,置國家安危于不顧的錯誤,感到義憤填膺;而且他還將此戰之敗,歸咎于翁同龢與李鴻章的私人恩怨。
此番記述,成為后世評論翁、李兩人恩怨的主要材料,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