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漢獻帝如果不讓位給曹丕,三國是不是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時間:2022-04-23 20:51:21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漢獻帝200年,還年輕的時候已經搞過衣帶詔了。用的董承,自己的外戚,董卓的遺留,漢獻帝部能說不聰明,新興能打的劉備也被籠絡了。演義上,曹操嚇得劉皇叔連筷子都掉了。192年曹操得青州兵,就是得了陳郡老財軍閥世家的認可。憑此敗了當時尚未算起家的劉皇叔,又大敗軍神呂布,誅陶謙。196年迎獻帝以令諸侯憑借的是實力。199年為無官渡之戰后顧之憂去攻青州,算是犯了忌諱。200年有了衣帶詔,但被曹操發現,一番對話。劉皇叔急忙出逃。出逃以后干了什么?收其余青州兵繼續逃。曹操從此覺得劉備是個人才。于是攆著劉備追。本還有一個袁紹制衡。但白馬之圍,曹操知道袁紹大而無德,劉備本薄貪小。緩兵而退,絕命一擊火燒烏巢,取得了官渡決定性的勝利,袁紹軍一蹶不振。官渡以后北方再無強敵。袁紹死后兩子爭權。這曹操坐穩了北方共主。

劉備曲線逃亡,占住另一處財源。江東本有諸多退休官員資本,袁術立淮南便是依靠這些退休世家,孫家代了袁術,自有自己天地。天下三分不是計策而是各自競爭的結果。此時,各家軍閥都有代表資本,建構了自己的統治體系。漢獻帝之名就沒有什么用了,因為不存在共主。212年,曹操打完北方少民平涼州,北方鐵桶一塊。獻帝連禮都站不住,允曹操帶劍上朝。

此時禪讓是一個識時務。曹家也講道理,世襲山陽公。司馬家在王謝支持下和西北通蜀地資本代理竊取革命果實。當王謝不絕的情況下去宗室屏藩。此時司馬家雖然權傾朝野幾代。但資本不厚,也未削弱多少世家實力,殺人倒是殺了不少。從晉武接受胡人,到有宣稱權的親戚都有了自己勢力。就注定被滲透了。世家豈可容司馬一家獨天下?沒幾代,北地少民自借劉家名號還是找司馬家報仇了。開啟了永嘉之亂。從此進入了五胡亂華。那會漢室的名號又小小值錢了一會。想想中原異族亂戰,劉家據說就跑日本去了。

可以看到如何協調關系是政治的根本。衣帶詔得以實行,是曹操棋行險著,若白馬之圍或烏巢一戰沒有達到戰略目標。劉家還有依附,曹家必然淪為豬狗。曹操這著贏得好,風險大收益高。曹丕才能當上皇帝。可惜英年早逝,曹睿做了一件和秦始皇一樣的蠢事,只用了一個自家曹真和司馬懿掌管軍務,曹真生前壓司馬一頭,死后這天下自然就要便宜了司馬。就和蒙恬扶蘇一死,便沒有人壓制另一頭一樣。司馬家吸收教訓,自家實利未撈夠,還和王謝共天下,然后封出去那么多藩王。這是宣稱權大販賣,找人揍自己啊。"故為陛下自相驅除,此殆天意。"懷、愍二帝被俘,為偷生而愿為劉聰仆人。天下大亂,世家也一個都沒有逃過的相繼隕落了。

這番融合,就開了隋唐盛世的根基。王謝以青州之地繼承田齊的做法,有一條通西方的走私線路,這是他們資本崛起的關鍵。漢之衰敗,自此已不可節制。獻帝不是不努力,是漢室制衡失當,資本已用盡。曹操火燒烏巢那會就定了天下共主了。過去沒有金融市場,幾家壟斷商業和權力是很有可能的。貨幣都是金銀本位,那么除了靠戰爭掠奪自然沒有其他消滅資本積累沒有讓權力重新統一的其他方法。錢不打光是不死心的。

現在有了,豪強可以去市場這個賭場比本事。若無外力,還可分權,就不那么擾民了。所以漢獻帝怎么樣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代小散去這個賭場里撿破爛,要知道這是戰場,誰都可以殺你。不小心,命都貼上了。當以史為鑒。別想自己是皇家如何翻盤了。皇家不翻盤沒大事。最后當個山陽公,假皇帝換真資本,獻帝不過是順了大勢。曹操起于青州,霸于烏巢,實打實冒著死全家的風險打出來的。獻帝和曹家做了筆交易罷了,中間有衣帶詔的小矛盾,最后大家還是談妥了。

如果獻帝不讓,是獻帝不對。如果曹丕不守約,是曹丕失信。雖漢獻帝無兵無錢,獻帝家室出問題,就代表曹丕不守父親與天下的公約。曹丕就要學老爹再去冒險一戰了。劉家、孫家就可以爽了,中原必有大量士族帶錢帶人來投。天下之勢就很難說。呂蒙搶荊州殺了關羽,逼劉備不得不與孫權剛正面。你說獻帝再找誰合作換大名為實利更穩呢?所以這呂蒙也是要殺了謝罪的。天下能一通,完全是呂蒙坑出來的。

曹操說生子讓如孫仲謀,孫仲謀又勸呂蒙多讀書。可見孫權行兵謀略完全在曹丕之上,可以讓曹操覺得無機可乘。劉、關、張又沒死,諸葛也沒機會專權,自不會和司馬互演壯大自己。如果這幾家順利交割。天下三分就成定居了。

關鍵詞: 天下三分 官渡之戰 協調關系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